-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抚本考异记
學撫本考異記
二〇一三年秋學期,筆者開課與研究生同學們閱讀撫本考異,對照唐石經、越刊八行本、撫
本、余仁仲本、岳本及校勘記等清人著作,逐條閱讀,知顧千里讀書之精,冠絕千古,乾嘉學人
皆望塵莫及。可惜世人多不知此,往往以庸劣不堪之校勘記更便參考,以主觀經學之段玉裁、盧
文弨更足信賴,令人慨歎。此分校勘、鄭學兩類,評述顧千里之精義,期望今後學者皆知以撫本
考異爲讀書門徑。
一、校勘
文獻學之宗旨,在抵制合理化統一,保存歷史原貌。校勘學之出發點,在懷疑白紙黑字。孰
是孰非,標準不得不求諸「例」。諸本皆作甲字,獨某本作乙字,則知乙字爲譌。同一事也,他
處他書皆作甲字,獨此處此書作乙字,則知乙字爲誤。然若單純運用少數服從多數之原則,則不
同書、不同處、不同版本各具不同來源之異文、珍稀文獻最難得之舊文,竟被俗書、俗本之通俗
文字統一,以庸俗壓制孤高,等於否定文獻學之存在價值。故「例」之運用,必需經過析精剖微,
切忌亂用含混之「例」。顧千里之精在此,其餘學者之陋亦在此。撫本考異於鄉飲酒義注「不敢
專大惠」下云:「凡書必博稽而後知其例,知其例而後是非無惑。否則隨所見而懸揣之,正難免
於因誤立說也。」此說可謂撫本考異一書之宗旨,而此所謂「例」,頗涉細微,必需具體分析探
討始可知,絕非余嘉錫古書通例之類老生常談之謂也。
(一)異者當存其異,不可強行統一。最忌自以爲是,據他書、經義、體例等亂改。
(a )各種古籍,成書、流傳各不相同,不容據彼例此。
「樂記」題下撫本考異云:「凡此篇文與荀子樂論、史記樂書及裴駰集解引鄭注有出入者,
皆不取以相亂。」具體如「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校勘記云:「考文云『古本「分」下有「陝」
字』。孫志祖校云『按史記樂書本、家語辨樂解皆有「陝」字』。」撫本考異詳辨古本之非,并云:
「可見此經自來用鄭氏注者,並無『陝』字也。史記樂書則有『陝』字,詳彼之於此,文句違互
甚多,難以同諸鄭本。」又云:「何容因他書多言『分陝』,遂欲輙增此經乎。」
禮運 「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爲質也,五色、六章、十二衣還相爲質也」,校勘記云:「五
經算術下引作『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爲滑』,戴震云:『按鄭注……云云……食味、衣色二者語而
有別,此五經算術所引在唐以前,應是古本。』」按:戴說見五經算術考證。撫本考異則云:「此
無誤。各本盡然,唐石本損,正義自如此。或欲依五經算術引,改『質』爲『滑』者,非。凡書
- 1 -
以所引改本書,及以本書改所引,而其弊有不可勝言者。顧千里持此論,予以之爲然。」按:顧
千里爲張敦仁代作撫本考異,故借用張敦仁口氣。戴震、王念孫、王引之等,皆廣泛搜集各種古
籍文句類似者,互相引證。世人往往欲據其說,竄改古籍原貌,泯滅不同古籍各自不同之歷史面
貌,令人痛恨不已。顧千里言「其弊有不可勝言者」,確實如此。
文王世子 「反養老幼于東序」,撫本、八行本及諸本皆如此,而校勘記引陳澔疑「幼」字爲
譌本竄入,又引通典卷六十七引無「幼」字爲證。撫本考異則云:「此無誤,唐石本以下盡然。
或欲去『幼』字者,非也。郊特牲云『春饗孤子,秋食耆老』,正義引熊氏云『春饗孤子亦饗耆
老,秋食耆老亦食孤子』,通於彼經,可得此連言『幼』字之義。鄭以彼既有明文,故此注略而
不復及。通典引此注無『幼』字,脫去耳。凡書不可輙改,而經爲甚。其例視諸此。」顧千里此
說,無異於痛斥校勘記之陋,故段玉裁怒而撰文反論,見經韻樓集卷十一。然顧說固得其正,不
足以爲疑。今案通典卷六十七引此經,在「養老禮」,則其無「幼」字,容爲杜佑所刪。又,陳
祥道禮書卷五十「養孤之禮」,亦引此經,是陳祥道亦謂此經有老亦有幼。
(b)他書引文本不足據,況所見俗本已失原貌,則絕不可參據。
禮運 「夏則居橧巢」,岳本考證云:「家語問禮篇 『橧』作『櫓』,句解亦『音魯』。」校勘記
引洪頤煊九經古義補 (「九經古義補」,蓋其未成稿暫擬題。此條後收錄於讀書叢錄。)云:「按太平御覽五十五
引作『櫓』,家語問禮篇亦作『櫓』。劉熙釋名云『櫓,露也,露上無屋覆也』。左傳 『楚子登巢
車以望晉軍』,杜注云『巢車,車上加櫓』,孔氏正義引『說文云「轈,兵高車加巢以望敵也;櫓,
澤中守草樓也」,巢與櫓,皆樓之別名』。今本作『橧』,傳寫之誤。」撫本考異則云:「山井鼎曰:
『古本「橧」作「櫓」,足利本同。謹案家語問禮篇亦作「櫓」,句解本「音魯」。』今案:古、足
利二本大誤。……云云……家語今汲古閣所刻出於宋板者仍作『橧』,但注『橧巢』二字,分解
爲兩事,王肅以此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