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民俗文化阐释.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夕节的民俗文化阐释

!# 年 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BA:C !# * * * * * * * * * * * * 第!! 卷* 第% 期 +,-./01 ,2 345/0 6/578.95:; ,2 8:.,18-=(?5:5,/ ,2 @,A501 @A58/A89 ) D,1C !!* E,C % 七夕节的民俗文化阐释 王 天 鹏 (云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南 昆明#%F) [摘* 要]牛郎织女传说在中国是个经典的民俗传说。但牛郎织女何时七夕相会即牛郎织 女传说与七夕节何时合二为一在学术界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七夕节具有社会性别的确认、生殖 崇拜、巩固家庭的稳定等功能。在社会转型期七夕节遭到冷遇有传统的断代、社会转型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冲击、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性地位的提高以及民俗的自然变迁等原因。 [关键词]牛郎织女传说;七夕节;民俗功能;原因 [中图分类号] GF* [文献标识码]H* [文章编号]#(F ) %%’% (!# )% ) !% ) (% ) * * 自现代社会转型以来,中国传统民俗节日的衰 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古诗十九 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些具有民俗忧患意识的学 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进一步把爱情因素同牛郎织 者纷纷就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问题交换意见,一时 女传说结合在一起,而且被编织为一段恩爱夫妻饱 间民俗节日的复兴和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成为学界 受银河隔绝之苦的爱情悲剧。三国时期的诗文也无 和民众间的一个热门话题。七夕节作为传统民俗节 一提及牛郎织女相会之事,曹丕《燕歌行》:“牵牛织 日的代表,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本文以七夕 女遥相望,尔独何故限河梁?”曹植《洛神赋》:“叹瓠 节作为切入点,对学界有争议的牛郎织女传说与七 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从现有材料看,最早 夕的起源进行探讨,探求七夕节所蕴含的深层文化 说到牛郎织女相会的可靠记载见于西晋。《玉烛宝 内涵,分析作为民俗节日代表的七夕节受到冷遇的 典 ·七月孟秋》引傅玄《拟天问》:“七月七日,牵牛 原因,以期对中国的民俗节日保护问题给出一些方 织女会天河。”又引周处《风土记》:“夷则应履曲,七 法性的建议,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出自己的 齐河鼓礼。元吉。”原注:“七月俗重是日。其夜洒 绵薄之力。文中偏颇之处在所难免,但为抛砖引玉, 扫于庭,露施机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荧重 因此不揣浅陋,以就教于方家。 为稻,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见者 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 * * 一、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的起源 求。”这两则记载明确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并将七 夕节与牛郎织女传说联系在一起。东晋葛洪《西京 牛郎织女名称首次出现于《诗经 ·小雅 ·大 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 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岐被织女,终日七襄。 楼,人俱习之。”此段文字说明,至迟在东汉末年女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报箱。”在这 子于七夕穿针乞巧的习俗已广泛流传。 里牵牛织女两星作为一种文化因素,仅是自然界中 从以上七夕的来源我们可以看到,应是先有七 的两个星辰,和牛郎织女的故事并未产生任何联系, 夕节的乞巧习俗,再有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 但是正是此文化因素,为牛郎织女传说的生成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