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 2012年11月8日,在十六 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 上,十八大在报告主题中 鲜明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新部署——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结束放映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返回目录 板块导航 1. 2. 3. 4. 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 结束放映 返回目录 板块导航 1. 2. 3. 4. 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 必修一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考点展示 2.知识概览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核心考点突破 高效复习导航 高考 典例 10.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抓住两个高考重点 突破一个高考难点 规避一个易失分点 【典例1】【典例2】 【典例3】 【典例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治理污染又必须发展经济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考点展示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知识概览 高效复习导航 科学发展观 总体小康 又好又快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贯彻 指导 全面小康 第一要义 核心 基本要求 根本方法 具体措施 考点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核心考点突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在近年来的高考中很少涉及,属于冷考点。预计在以后的高考中会以选择题的形式结合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关论述,考查考生对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掌握。 命题揭密 复习要求 复习本考点,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及经济目标,正确分析和评价我们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核心考点突破 ①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②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的发展和完善。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小康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全面程度 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更加殷实宽裕) 低标准的小康,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低水平) 标准 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 发展程度 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不同收入群体存在差距 发展比较均衡,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区 别 联系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 讲解点1 小康社会 核心考点突破 特别提醒: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并非轻而易举,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是继续消除贫困的阶段,是由片面发展转向全面发展的阶段,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记一记背一背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讲解点2 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特别提示: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特点和要求 (1)特点: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要求: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挥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路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高考警示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高考中的冷考点,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经济建设目标的新要求,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2)要实现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 十八大报告还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核心考点突破 (2009·广东)《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既要注意经济发展的速度,又要注意经济发展的质量,故排除①。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故②正确。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差距减少,可见社会收入差距缩小,经济发展协调,故③④正确。 【典例1】 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