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讲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文明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统一世界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深刻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一战后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特点是暂时的调整和相对稳定的发展。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发展,出现了大危机、大动荡,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模式的调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时期典型的特征。 整合一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落后,社会矛盾尖锐,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俄国社会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2)过程: ①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 ②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巩固政权: ①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②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历史意义: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②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国内外敌人的严重威胁。 ②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③特点: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点。 (2)新经济政策: ①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②内容:向农民征收粮食税;运用商品交换,促进市场的繁荣;部分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废除实物分配制。 ③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3.“斯大林模式” (1)形成的原因: ①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②内部: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2)内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行单一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③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3)确立:苏联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了斯大林体制。 (4)特点: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5)评价: ①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资源,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②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对经济建设造成不良影响。 ③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6)启示: ①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要从本国国情出发,保证国民经济比例稳步健康协调发展。 ③要注意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整合二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根源: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2)主要表现:商品销售停滞;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工人剧增;银行纷纷破产等。 (3)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4)影响: ①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②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②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内容: ①金融:《紧急银行法》——使人们恢复对银行的信心。 ②农业:《农业调整法》——减少农产品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 ③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减少盲目生产、缓解劳资关系、扩大内需。 ④社会福利和就业:《社会保障法》、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增加就业机会。 (3)影响: ①美国经济有所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 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4)实质: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整合三 现代科学和文学艺术的诞生 1.现代科学的诞生 (1)相对论: ①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受到挑战。 ②提出: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③意义: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2)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①诞生:1900年,德国的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②发展: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丹麦的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③意义:相对论和量子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为现代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2.现代文学艺术的诞生 (1)现代文学: 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模式课于荣松一轮复习经济体制改革资料.ppt
- 投融资业务--贷款类业务修改版研究.ppt
- 新旧工业区研究.ppt
- 高考复习第一神奇的货币资料.ppt
- 鸿门宴人物形象资料.ppt
- 高三年级时间管理资料.ppt
- 投入产出模型应用研究.ppt
- 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衔接讲解(7b刘辉)研究.ppt
- 投诉信(李华购买英文词典)研究.ppt
- 高三期末复习各知识点小结汇集资料.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154-2024老龄化社会 年龄包容性劳动力通用要求与指南.pdf
- 《GB/T 45154-2024老龄化社会 年龄包容性劳动力通用要求与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7019-2024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pdf
- GB/T 7019-2024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pdf
- GB/T 45150-2024老龄化社会 认知症包容性社群框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5320.4-2024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 数据和通信安全 第4部分:包含MMS的协议集及其附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150-2024老龄化社会 认知症包容性社群框架.pdf
- 《GB/T 25320.4-2024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 数据和通信安全 第4部分:包含MMS的协议集及其附件》.pdf
- 《GB/Z 44938.1-2024机械电气安全 第1部分:用于保护人员安全的传感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551.3-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第3部分: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pdf
最近下载
- JJF(闽) 1125-2022 土工布测厚仪校准规范.docx
- (已压缩)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20250204).pdf
- 高中化学思维导图_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pdf VIP
- TGDAEM3-2022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器皿清洗技术规范.pdf
- 河南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doc VIP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书:61.《国家安全全民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pdf
- 中南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高等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标准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docx VIP
- 全国与各省份地图(PPT模板可编辑颜色).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