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拉法辛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心内科 毛家亮 文拉法辛 适应症:治疗各种类型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症。 禁忌:禁用于同时服用MAOIs的患者:在停用MAOIs后至少14天内不得开始使用文拉法辛,对于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此间期可相应缩短;停用文拉法辛至少7天后方可开始以MAOIs进行治疗。 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出汗、乏力、震颤、勃起功能障碍和射精异常,大剂量时血压可能轻度升高。 怡诺思与血压升高 发生机制: 血压的升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注:持续高血压(怡诺思说明书):卧位舒张压SDBP≥90mmHg,且连续三次血压超过基线10mmHg 发生率: 美国说明书中,SDBP升高≥15mmHg 1.4%,安慰剂为0.9% 仅对很少患者血压产生影响,能明显升高患者血压更少. 相关处理方法和原则: 有高血压史患者,建议继续降压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服用怡诺思时需监测血压 如患者服药后血压升高,需监测血压,如果连续三次超过基线10mmHg,且SDBP≥90mmHg,不能耐受者,建议减量 如血压仍不能控制者,建议停药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城市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如1980年全国抽样普查城市与农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7.23%和3.47%。 发达国家高血压高于发展中国家,如美国高血压发病率18%,明显高于我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围困在列宁格勒达三年之久的人,高血压患病率从战前4%上升到64%。 使动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例如让描或白鼠在取食时都遭受电击(或需经过一场撕打而造成应激状态),那么动物可因此患上高血压。 高血压与精神压力密切相关 血压升高与焦虑相关 法国的Durand等使自发性高血压鼠(SHR)处于高度焦虑状态后血压明显上升,应用氟西汀肌注3周后,控制了SHR的焦虑状态,血压恢复正常;再通过加强的迷宫试验,SHR的焦虑和血压又有显著上升,但应用氟西汀后再次控制了焦虑状态和血压。 Durand M, Berton O, Aguerre S,et al.Effects of repeated fluoxetine on anxiety-related behaviors.J.Neuropharmacology,1999,38:893-907 心血管患者抑郁焦虑状态高发 心血管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在3260例病人中,焦虑发生率为42.5%,抑郁发生率为7.1%, 在心血管科最常见的冠心病和高血压人群中,抑郁发生率分别为9.2%和4.9%,焦虑发生率分别为45.8%和47.2%。 血压与抑郁焦虑评分相关 同样也有试验结果提示,与正常血压组比较,高血压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显著增高且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正相关关系。 殷莉,李京亮,张岚,孙学礼.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个性、情绪因素的研究.华西医学2004;4:542-543 高血压与抑郁关系密切 在所谓的顽固性高血压以及“白大衣高血压”患者中,有50%-80%患者存在着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 抑郁症状与血压控制、卒中发生及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存在同期关系和长期关系。 高血压和心理障碍互为因果 高血压和心理障碍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即应激。 高血压是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而心理障碍反过来也可能是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素。 抗抑郁焦虑治疗对伴有心理障碍的EH患者的治疗有协同降压效应 1、Winkelby MA, Jatulis DE, Frank E, Fortmann SP.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ealth: how education, income and occupation contribute to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 J Public Health 1992;82(6):816–20. 2、Dohrenwend BD, Levav I, Shrout P, Schwartz S, Naveh G, Link BL, Skodol A, Steuve A.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the causation-selection issue. Science 1992;255(5047):946–52. 3、Jonas B, Franks P, Ingram D. Are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on. Arch Fam Med 1997;6:43–9. 4、Glassman AH, Shap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