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述 【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含义;了解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把握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区别;掌握电子商务的功能与特点、作用;了解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引例】 亚马逊网上书店的创办 (资料来源:电子商务教程. 中国互动出版网)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 一、电子商务产生的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 (二)社会信息化 1. FA 2. OA 3. FA 3A革命为电子商务产生的基本条件——网络化打下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第一,3A革命创造了一些网络形式。 第二,3A革命提出了建立大范围的社会性网络的迫切要求。 第三,3A革命为建立形成多媒体综合功能网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电子商务的产生 (一)因特网的发展历史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而产生的。因特网最早是作为军事通信工具而开发的。 1958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为了在高技术领域、军事领域与前苏联竞争,成立了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ARPA)。20世纪60年代后期,ARPA承担了开发一个不易遭破坏的试验性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的任务,这个网络系统叫做ARPANET 1971年,ARPANET发展到15个站点23台主机,新接入的站点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林肯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美国航空航天局等;采用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斯蒂夫·克洛克设计的网络控制协议(Network Control Protocol,NCP),此协议包括远程登录以及远程文件传输的协议和电子邮件,从而形成了ARPANET的基本服务; 1972年互联网工作组(INWG)宣告成立; 1973年ARPANET扩展成国际互联网,第一批接入的有英国和挪威; 1975年由于ARPANET已由试验性网络发展为实用型网络,其运行管理由ARPA移交给国防通信局DCA。 二、电子商务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局限在军事领域的ARPANET开始被用于教育和科研领域。 1981年,TCP/IP 4.0版本正式成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同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网,连接科研、教学单位共同开发和改进网络,并运行TCP/IP协议。 1982年TCP/IP加入了UNIX内核中,商业电子邮件服务在美国25个城市开始启动。 1983年,DCA把ARPANET各站点的通信协议全部转化为TCP/IP,这是全球因特网正式诞生的标志。 1992年因特网协会(ISOC)成立,1993年因特网信息中心因特网NIC成立。 从1995年起,因特网主干网转由企业支持,实现了商业化运营。 1997年,美国开始研究开发速度提高几百倍、上千倍的第二代因特网,其他国家迅速跟进,目前已在美洲、欧洲、亚洲等一些国家投入运营。 二、电子商务的产生 (二)电子商务产生的基本条件 1. 因特网的成熟 2.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3. 信用卡的普及 4. 《电子安全交易协议》的制定 5. 各国政府的支持 三、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基于EDI的电子商务(20世纪60—90年代) 经过多年的实践,在EDI的基础上开发了不少的网络业务(如图1-1所示),在零售业的商品品种管理中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尤为成功。 (二)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 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 1. 供应链发展 2. 企业的管理需求 (1) 企业的产品日趋同质化,促使企业在客户营销方式上实施变革。 (2) 市场竞争激烈,基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BPR(业务流程重构),以期降低一些业务管理成本,是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提升利润的策略之一。 (3) 为提高反应速度,及时抓住市场机遇,降低运作成本与风险,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的企业形态正在兴起。 (二)客户因素 (1)客户的商务活动日益个性化。 (2)网民正形成越来越趋向采用Internet的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 (3)借助Internet,信息知识的传播共享越来越方便,客户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掌握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使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日益对称,客户的力量显著提升。 (4)企业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纷纷实施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三)营销因素 (四)技术因素 1. 信息内容融合技术 (1) 对基于信息内容的行业(如报纸、杂志和书籍)具有深远的意义。 (2) 使企业用联网数据库和电子出版来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决策水平和信息处理水平。 2. 传输设施与方式融合技术 第二节 电子商务的概念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