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 锤炼高尚品格.ppt

  1. 1、本文档共2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 锤炼高尚品格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人类的社会生活可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公共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生活的秩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当今世界,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表现出四方面的特征: 一是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传统范围: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医院、集体宿舍、集贸市场、商场等。 现代范围:证劵交易所、人才市场、电话甚至网络等虚拟世界等。 二是活动范围的公开性。 涉及的内容是公开的,没有秘密可言。 公共生活:开放性、透明性。 三是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过去: 生活在“熟人社会”,交往圈子小。现在:多在“陌生人社会”,交往圈很大。 现在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使交往越来越复杂化。 四是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公园休闲,散步钓鱼;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旅游参观……。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别挤了,别挤了!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 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 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 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今日说法》老人摔倒你扶吗 在四川达州三名小学生扶起一位摔倒在地的老太太,没想到扶出了一连串的麻烦。 蒋光容老人已经74岁了,2013年6月15日下午出门,经过一个叫正南花园的小区。蒋老太太说,在一个坡道上被三个玩耍的孩子撞倒了。 她紧紧抓住了一个孩子的手。被蒋老太太抓住的那个孩子就是9岁的小云。小云说,她是自己摔倒的。有人打电话给小云爸爸江先生,小云爸爸打了小云两把掌。傍边的人说小云是做好事。 民警赶到现场没有下结论,最主要的是给老太太看病。江先生把蒋老太太送到医院,治疗费和护理费近2万元。 蒋家要小云和另外两个孩子的家长承担,江先生不答应。小云的爸爸拒绝了蒋家人的赔偿要求。5个月后的11月13日的晚上,老太太的儿子把他的母亲背到了江家,说不赔医疗费母亲就放在你的家中。 司法所调节不成,蒋家威胁要报复,不给钱不让走。江交出身上仅有的1100元钱,才走人。 警方介入调查,目击证人都说老人是自己摔倒。公安部门作出决定, 蒋老太太因敲诈勒索被处行政拘留7天,但因老人已经年过7旬不予执行。蒋老太太儿子龚发安,行政拘留10天,罚款500元。龚发安不服,考虑下一步会提出行政复议。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三、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简要介绍与大学生关系比较密切的几部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6章119条。 1.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4.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 5.治安管理处罚的执法监督   规定了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治安处罚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必须禁止的行为。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依法进行。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   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中的不严格执法或者违法违纪的行为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和控告。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1989年10月3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集会游行示威法》。 1.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在维护社会安定和 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 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但该项权利必须依法,并有领导、有秩序地行使。 2.集会、游行、示威权利的条件。 (1)组织与时间。要具备负责人,由负责人在集会、游行、示威行为进行前的5日向主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获得许可后方可进行;如果集会、游行、示威行为是临时的,则行为负责人必须立即报告主管机关。 (2)申请与许可。受理申请的主体:集会、游行、示威行为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集会、游行、示威行为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 (三)道路交通安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