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燃烧学实验指导书.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燃烧学实验指导书剖析

实验内容 5. 将外桶装满水后,向内筒中加入3000ml自来水。 6. 接线 A 将点火线与氧弹的两极连接好,是导线从盖孔中引出。 B 将温度传感器与主机连接好,然后将传感器插入内筒中,然后盖上盖子。 7. 打开电源开关,按下搅拌按键,等温度显示趋于稳定后将点火线与主机连接,然后按下运行键,一起进入测量状态,全自动记录个阶段数据。 实验内容 8. 试验停止后,取出温度传感器放入外筒水中,取出氧弹,用放气帽将氧弹中的题排净后,打开氧弹盖检查样品的燃烧结果。若氧弹中没有燃烧残渣,表示燃烧完全,若留有许多黑色残渣表示燃烧不完全,实验失败。 9. 试验结束后关闭电源,将内筒和外筒的水派出干净,并将氧弹装置所有部件用酒精擦拭干净。 10. 测量萘的燃烧热 称取0.8-1.8萘代替苯甲酸,重复上述试验。 实验内容 11. 数据处理 A 用雷诺图解法出苯甲酸、萘燃烧前后温度差△t。 B 计算量热计的热容。 C 取出萘的燃烧热。Qv=[(T-T0+△t)K-gb]/G D 在测定物质的燃烧热之前,必须用苯甲酸测出K,然后才能测其他物质的燃烧热。 E 用雷诺图确定试验中的△t。 F 苯甲酸公式法校温差K=(Q×a+g.b)/[(T-T0)+ △t] 实验内容 T1 T2 T a b c d A F F O E E B 时间 温度 注意事项 1. 待测样品需要干燥,受潮样品不易燃烧而且称量有较大误差。掌握压片的紧实程度,否则会影响点火效果 2. 样品在氧其中燃烧所产生的压力可达15MPa。因此在使用后应将氧弹内部擦干净,以免引起弹壁腐蚀,减少强度。 3. 氧气遇油脂会爆炸。因此氧气减压器,氧弹已经氧气通过的各个部件各连接部分不允许有油污,更不能使用润滑油。 思考题 1. 写出萘燃烧过程的反应方程式。如何根据实验测得的Qv 求出Qp? 2. 测得非挥发性可燃液体的热值时,能否直接放在氧弹中的石英杯(或不锈钢杯)里测定? 实验报告 1. 作雷诺校正图。 2. 计算量热计和介质水的热容。 3. 计算萘的定容燃烧热及定压燃烧热,并与文献值比较。 4. 思考题的论述。 5. 其它(包括实验心得、体会及意见等)。 燃烧学实验指导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王海燕 副教授vipwhy@ 实验一 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测定实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王海燕 副教授vipwhy@ 实验目的 1. 掌握可燃液体闪点、燃点的定义及液体存在闪燃现象的原因 2. 掌握用开口杯闪点测定仪测量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的方法 原理说明 当对液体进行加热时,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蒸气分子浓度增大,当蒸气分子浓度增大到爆炸下限的时候,可燃液体的饱和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遇到火源会发生一闪即熄灭的现象,这种一闪即灭的瞬时燃烧现象称为闪燃。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表面发生闪燃时所对应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 在闪点温度下,液体只能发生闪燃而不能出现持续燃烧。这是因为在闪点温度下,可燃液体的蒸发速度小于其燃烧速度,液面上方的蒸气烧光后蒸气来不及补充,导致火焰自行熄灭。 原理说明 继续升高温度,液面上方蒸气浓度增加,当蒸气分子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到火源能够燃烧且持续时间不少于5秒时,此时液体被点燃,它所对应的温度称为该液体的燃点。 从消防观点来看,闪燃是火险的警告,着火的前奏。掌握了闪燃这种燃烧现象,就可以很好地预防火灾发生或减少火灾造成的危害。 实验设备 闪点测试仪基本部分包括盛油样的容器、加热升温装置、控温电路、测温装置、点火源。 手动开口杯闪点和燃点测定仪主要装置包括内坩埚、外坩埚、气体导管、温度计、电炉、电气装置等 。 实验材料-液化石油气、燃料油。 实验内容 学习闪点测定的原理和方法、测试润滑油的闪点和燃点。 1. 将内坩埚放入装有细纱的外坩埚中,使细纱表面距离内坩埚的口部边缘约12mm,并使内坩埚底部与外坩埚底部之间保持厚度5~8mm砂层。 2. 将试样注入内坩埚中,对于闪点在210℃和210℃以下的试样,液面距离坩埚口部边缘为12mm(即内坩埚内的上刻度线处),对于闪点在210℃以上的试样,液面距离坩埚口部边缘为18mm(即内坩埚内的下刻度线处)。 实验内容 3. 将装好试样的坩埚平稳地放置在支架上的电炉上,再将温度计垂直固定在温度计夹上,并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内坩埚中央,与坩埚底和试样液面的距离大致相等。 4. 打开可燃气阀门,将点火器点燃,点火器距离试样液面约10~14mm。接通闪点测定仪的加热电源进行加热升温,使试样温度逐渐升高。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60℃时,调整加热速度,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40℃时,严格控制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高4±1℃。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