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庄子成语故事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东施效颦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运斤成风 标新立异 呆若木鸡 无用之用 明镜止水 寿长辱多 螳臂挡车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以貌取人 学以致用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学以致用 18.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一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 B.甲一道,乙一儒,丙一墨,丁一法 C.甲—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 D.甲一道,乙一墨,丙一法,丁—儒 *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概念解析: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思想文化自由活跃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争鸣”指当时代表社会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形成原因 结合必修一、二所学知识 【考点解读】 经济: 政治: 阶级: 文化: 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 私学兴起 荀子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 孔子、老子、墨子的思想主张 孟子、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景象,这种景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思想比较活跃,善于思考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社会大变革,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提供条件 C.周王室衰微,对思想控制不力 D.封建政府大力提倡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 重难解析: 【例题】 《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问题: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原因。 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受时代背景的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背景 孙膑 兵家 孟子 历史意义 韩非子 法家 庄子 道家 墨子 墨家 荀子 儒家 自制完成下列表格: 1、政治主张:仁政学说 (核心) 2、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3、伦理观:人性本善 4、人格:“养浩然之气” 重义轻利 儒家: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被尊为“亚圣”,有《孟子》经典著作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朱元璋曾经一边读《孟子》,一边看到不称心处就骂:“这老头要如生在今日,岂能放过他!”根据朱元璋的标准,认为应该删去的,都一一给予注明,结果共删去《孟子》全书85处,剩下170余节,编成《孟子节文》,于洪武五年(1372)颁发各级学校,作为钦定的教材。 这是为什么? 民贵君轻 材料二: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材料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人性本善思想) (养浩然之气思想) 1)哲学观:“天行有常”——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 2) 人性论:性恶论,可教育 ③ “君舟民水”—成为有作为帝王和政治家的座右铭 3)政治主张:① 礼法并施;②王霸兼用——“王”即“王道”,以德服人;“霸”即“霸道”,以力服人 ★地位影响:①很长时间成为儒家的异端,百家思想集大成者。 ②荀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