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为仁之方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为仁之方包括两个方面: 从积极方面说,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这也就是所谓“忠”。如果再从消极方面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即我不愿他人如何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就是所谓“恕”。忠恕的综合是为仁之方,也是仁的本身,所以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修身需要仁,为人处世也要仁,“仁”的终极关怀是治国安民,此谓之“大仁”。由此可见,孔子将伦理道德与现实政治紧密联系了起来。正如儒家的宗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内含一种献身政治、关怀黎民百姓的济世情怀。 四、孔子的“德治”主张 1、主张“德治” 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 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教化他们。 (优于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 治理国家是以道德为主还是以政法为主,是凭借礼法的力量,还是凭借刑罚的威势,在这个有争议的问题上,孔子主张德治。 例: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篇》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孔子说:“当政者运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好像北极星安居其所,而其他众星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2.德治并不排除法治。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媵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子路篇》 意思是贤人相继治理国事,也要到百年之后,才能感化残暴之人,达到废除刑罚的境界。换句话说,那百年之内当然还是须要刑罚的。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子路篇》 指罪与刑必须适当,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既然如此,刑罚,而且是适当的刑罚,还是须要的。 3.德治是主观的理想,还须其它很多客观的环境配合,才能达成。 (1)德治的教化需要花费相当时间。 (2)人民的生活情况。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篇》 孔子和冉有一齐到了卫国,孔子见卫国人烟稠密,便说:这里人口真是众多啊!冉有问到:治理国家时,当人口多了以后,我们还能为他们作些什么呢?孔子说:改善大家的生活,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使人民的生活富裕之后,还能为他们再作些什么呢?孔子说:那就是要开始教育、教化他们的时候了。由此可知使人民丰衣足食,也是想要施行德治的基本条件之一。 (3)长久稳定合理的政治制度 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费相当时间的。因此一个可长可久又稳定的政治制度也是必须的。以孔子当时君主制度的背景而言,想想看善人为邦百年,那必定是要经由好几位贤人持续接力式的努力才能作到的。 养民步骤 : 庶——>富——>教 治国方法 法治由重而轻而无—— 德治由轻而重 政治制度 长久稳定合理的政治制度 五、孔子提出“举贤才”的主张 为了实行德政,孔子进而提出“举贤才”的政治主张。 1、“仲弓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赫小过,举贤才’”。《子路篇》 使人人各司其职,赦免小的过错,重用贤能的人。 2、重用有贤能的人。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错”等于措。意思是提拔正直无私的人,包括圣贤、忠诚、有才能的人。把他们,放下去(治理社会),这样老百姓自然就服了。相反的,把邪狂的人提拔起来,而把好人打击下去,老百姓自然就不服了 。 孔子把民意也列入了考虑之列。 六、孔子的“均平”思想 孔子在政治生活实践中充分认识到贫与富及人民贫富与国家政治、社会稳定、伦理道德之间复杂的关系。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 他认为,治理国家,首要问题不是人口与财富的多寡,而是要防止贫富过分悬殊,社会动乱不安。 只有通过平均消除贫穷,通过团结弥补人口稀少的缺点,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繁荣稳定。 孔子的“均平”思想还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它主张消灭贫穷,提倡对弱者的关怀与爱,包含人道主义因素。 第二,他反对贫富过分悬殊,包含某些社会公平原则。 第三,它关注社会的整体生存发展与和谐稳定的进步,符合社会正义原则。 七、孔子的“愚民”思想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篇》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李泽厚《论语今读》)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南怀瑾《论语别裁》) 其近义为:民众认可的,让他们去做;不认可的,进行教育。 范文澜:孔子把民看作愚昧无知的人,可使由(服从)之,不可使知之”(《中国通史简编》) 冯友兰:认为,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62高分学姐成公资料】数量关系-基础知识及技巧-10页.pdf VIP
- 海达宁产品介绍和猪场高效驱虫方案.ppt
- 2021-2024年新高考数学真题考点分布汇总 新课标全国I卷.pdf
- 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公报微党课课件.ppt VIP
- 部编版语文(统编人教)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完整教案 .pdf VIP
- 《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微党课课件.ppt VIP
- ISO 11243-2023中文-自行车-自行车行李架 -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学数学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PPT教学课件.pptx
- 夯土墙(仿古土墙)专项施工方案.docx
- 2025年节后复工开工第一课PPT(开工安全生产培训).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