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讲社会学的理论与历史脉络试卷.ppt

  1. 1、本文档共1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论更多的是受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功利主义观点影响,强调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关系。他们认为交换行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故把个体之间的交换关系看作是基本分析单位。 另外,他们也重视权力和不平等在交换关系中的作用。 代表人物:霍曼斯和布劳 1、霍曼斯:功能主义所做的只是对现象作出分类和描述。但是仅仅是不够的,科学的功能在于解释和建立基本命题。 成功命题——在一个人的所有行动中,若某一行动越常获得酬赏或成功,这个人就会越重复这一行动。引申:人们最常去做那些能够获得报酬的事情。 刺激命题——如果过去的某一特定刺激曾带来酬赏,那么目前的刺激就跟以前的特定刺激类似,便越可能重复。刺激命题说明的是人们常常是根据过去的经验预测目前或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价值命题——某行动的结果对行动者越有价值,他就越可能重复此行动。 剥夺---满足命题——一个人在近期所获得酬赏的次数越多,这同等量报酬的价值对他来说就越小。 攻击---赞赏命题——两层含义:①如果一个人的行动并未获得预期的报酬,或者反而受到意料之外的惩罚,他就可能采取攻击行动。②如果一个人的行动获得了预期的酬赏,特别是当所获得的报酬大于所预期的情况,或者所受到的惩罚比预料的小时,他就会高兴而可能采取赞同性行动。 理性命题——在各种行动方案中,人们总是选择那类被认为是价值最大的方案。 2、布劳 着重探讨社会交换的性质、原因、作用,以及交换关系所产生的社会秩序,社会冲突和权力关系等社会结构问题。其中心思想是把社会交换看做社会生活的一条重要原则,认为它是从原始关系中推导出来的,从它又可推导出复杂的社会力量,也就是通过对社会交换关系的分析,去认识社会结构。 他提出社会交换就是报酬的交换。报酬有四种类型: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尊敬。社会交换的原则是:一是汇报;二是效用。而这些方面又与权力、地位等资源因素密切相关。 六、常人方法学 是美国社会学界产生的最有创造性的流派之一。 创始人:加芬克尔: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这个词是他在1954年发明的。“ethno”指的是普通人(everyone),而ethnomethodology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解决各种日常问题)所运用的“方法”,即常人方法. 常人方法学分析的是普通人处理日常生活社会互动的基本方法。“常人方法学的研究在分析日常生活互动时,将其看作(社会)成员的方法,成员用它们使日常生活看起来是理性的,并出于各种实践目的使行动是可讲述的,也就是“可说明的”。 研究的两个倾向: (1)社会学应该是对日常生活的研究,既应该包括宏大的方面,也应该包括所谓的琐碎的方面 (2)社会学本身也是一种日常活动。 本土方法论强调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是反射性行动。即认为社会成员的大部分互动都起着维持某种特定现实观的作用。例如,宗教一时维持着神和上帝主宰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信念。即使当事实与信仰发生冲突时,人们仍然是维护这种信仰。人类的行动都具有这种反射性。 第二是意义的标志性。即社会成员的互动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发生并收到的暗示、词汇和其他信息都在特定的场合下具有意义。如果不了解这种场合,或者不清楚他人的意图,那么个体之间的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就不能表达或传传递他们的思想。 秩序是常人方法学的核心问题。常人方法学的对于秩序的分析就是将帕森斯的基本观点转过来。 帕森斯的规范内化模式核心要点 稳定的社会秩序依赖着行动者在行动时遵守规范或规则。 规范或规则是社会独立于个人预先决定的。 对于维持一种社会秩序来说,关键是在行动者的意识中被内化的道德性规范。 加芬克尔认为 一再出现的稳定的社会行动模式或行动者权宜性努力的“成果”或“成就” 规则与其说是先于行动,作为行动的“蓝图”和规定发挥作用,不如说是在行动之后,是使行动成为“可说服的”、可描述的一种“工具 ”,类似物理实验报告中的程序说明,人们可以借助此了解实验的情况,但实验的进程其实并不按照报告进行,报告总是在实验之后才制作出来。 如果说的确存在社会“秩序”的基础,那也是认知性而非规范性的// (1)行动的权宜性 行动并非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根据场景条件,依赖自身“永无止境”的努力完成的。普通人的行动是一项“成就”。 普通人把这些为了维持行动所进行的努力、方法和过程都视为“理所当然”,见怪不怪,社会学家要想使这些“普通行动”成为“可见的”,就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有系统的破坏”这些“想当然性”,在社会生活实践局部中引入“混乱”,造成“局部失范”,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社会行动内在组织过程,这就是他著名的破坏实验。他提醒人们,当规则被破坏后,人们会如何努力去重建秩序,从而使这种“努力”以及相应的方法、过程“暴露出来”。 (2)行动的场景性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