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轼〈和陶劝农六首〉 - 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
蘇軾〈和陶勸農六首〉中的黎漢諍論與海南風土 75
蘇軾〈和陶勸農六首〉中的黎漢諍論與
海南風土
梁惠蘭
[摘要]
蘇軾〈和陶勸農六首〉專為嶺南儋州人而作,蘇軾遠貶嶺南,直貶過海至瓊
州,至儋州見田疇荒蕪,發現是當地人民惰耕不穡,以致米糧乏匱,飽食不足,
卻以販賣沉香為業,射獵為生,於是有感而發,作〈和陶勸農六首〉。蘇軾詩作
真誠懇切,詩義涵蓋豐富,蘇軾有感漢、黎不睦、積不相能,黎人不耕不穡、喜
好狩獵、貿售沉香等風土;於是苦勸漢、黎和睦相處,勤勞稼穡,驅逐荒田禽獸,
摒棄日捕夜獵,致力除草播種,並以父兄威嚴,遏阻遊手好閒之人;漢、黎二族
如同心合力,種植稻米,必能春耕秋收、飲酒慶豐,以上皆〈和陶勸農六首〉主
要範疇。蘇軾諄諄誡勉,規勸農功,思想深刻,卓見深心,本文以相關詩文、史
料補證,將蘇軾〈和陶勸農六首〉分散各節,凸顯論點。
關鍵詞:蘇軾、勸農、海南、黎漢諍論、風土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76 2014 第十一屆兩岸中山大學中國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一、前言
宋哲宗紹聖元年( 1094)新黨得勢,章惇回朝拜相,挾怨報復舊黨,蘇軾罪
1 2
輕罰重,遠貶嶺南惠州(廣東省惠州市)。 章惇操持大權,繼續罪責舊黨, 加害
蘇軾,紹聖四年( 1097)四月十七日,蘇軾接獲告命,責授瓊州別駕,移昌化軍
3是元祐黨人獲罪最重、貶竄最遠之人。海南昌化為廣南
(海南省儋州市)安置,
4 5
西路,離都城汴京 7285 里, 與惠州皆屬嶺南地區,但較惠州更為遙遠。 章惇對
其心懷舊怨,別有用心,藉此想讓蘇軾羈泊海外,無法北歸,客死異鄉,蘇軾與
弟蘇轍「兄弟俱竄,家屬流離。」6蘇軾命途乖舛,面對章惇的仇怨逼害,僅能順
應自然,聽任命運支配;兩天後,與子孫痛苦訣別,直貶過海,獨挈三子蘇過至
瓊州(海南省海口市),其餘皆留惠州。7蘇軾經濟困頓,曾言:「吾謫海南,盡
1 參見戴均良、劉保全、鄒逸麟等主編,《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年7 月,1 版 1 刷),冊下,頁2847 。本文古地名夾註今地名,皆出自本書,下不
贅註。本文徵引之文獻,首次見文,詳註朝代、作者、書名、冊數、頁數、出版地、出
版社、出版年月與版次,以便覆覈;再引用時,僅註明書名、冊數及頁數,以省篇幅。
為統一體例,出版年月一律以西元紀年標記。中國歷史紀年,首次見文時,標明西元紀
年,再出現時則省略。註釋號碼,統一置於正文或標點符號之後。文中出現之人物,除
帝王后妃之外,一律連名帶姓,使用全稱。
2 紹聖四年二月中,章惇擴大罪責元祐舊黨,蘇轍首當其衝,罪謫雷州;蘇軾獲罪最重,
貶竄海南,二蘇罪輕罰重,皆章惇仇恨所致。參見清.黃以周等輯注,顧吉辰點校,《續
資治通鑑長編拾補》紹聖四年二月二十五日紀事(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1 月,1 版
1 刷),冊2 ,頁551-560 。相關論述請參見劉昭明撰,《蘇軾與章惇關係考 兼論相關
詩文及史事.章惇再謫蘇軾海外昌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1 年6 月,初版),
頁539-617 。
3 宋.蘇軾〈到昌化軍謝表〉云:「今年四月十七日,奉被告命,責授臣瓊州別駕昌化軍安
置,臣尋於當月十九日起離惠州。」見宋.蘇軾撰,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蘇軾文
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11 月,1 版6 刷),冊2 ,頁707 。
4 參見宋.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點校,《元豐九域志.廣南西路.昌化軍》(北京:中
華書局,2005 年1 月,1 版2 刷),冊上,頁438 。
5 惠州離都城汴京5102 里,海南昌化和惠州相差2183 里。參見《元豐九域志.廣南東路.
惠州》,冊上,頁418 。
6 〈與程德孺四首〉之一,見《蘇軾文集》,冊4 ,頁1687 。
7 宋.蘇軾〈與楊濟甫二首〉之一云:「某與幼子過南來,餘皆留惠州。」此書簡原名〈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