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文 - 东南大学教研科.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 - 东南大学教研科

磁性纳米靶向基因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吴江 生物医学工程系11208225307767701@ 摘要: 简要介绍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定义、特征、病理分析、病理现象以及现在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重点介绍了利用磁性纳米靶向基因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原理以及在大鼠动物体上所做的实验成果。观察了载脂蛋白A族I型(Apo-A-I)基因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发展的作用。将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作为磁性纳米载药系统输送治疗基因,用逆相蒸发法制备带正电荷的磁性脂质体,再将DNA与该脂质体按照1:7的电荷比形成复合物.将已形成AS斑块的12只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只大鼠经尾静脉注入磁性纳米脂质体/DNA复合物,对照组6只大鼠经尾静脉注入不含基因的磁性纳米脂质体复合物.每只动物给药剂量为0 32ml给药后立刻在所有动物左侧肾脏附近(体外)绑缚铷铁硼稀土磁铁(场强500 mT)进行磁诱导,约4h后将磁铁取下.继续喂养6周后抽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 并将动物处死取腹主动脉进行油红O染色。基因治疗6周后,实验组80层切片中发现斑块1O层,脂质条纹面积和纤维斑块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9.21%和1.18%;对照组83层切片中发现斑块35层,脂质条纹面积和纤维斑块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32.25%和1.66 %。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斑块率的比较.P0.01 实验组HDL水平明显升高实验组肝组织App-A-I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得出的实验结论是DNA与逆相蒸发法制备的磁性脂质体形成的磁性纳米脂质体/DNA复合物在外加磁场导入下可以使Apo-A一I基因定向到达肝脏显著升高血浆HDL水平,降低LDL.TC、TG水平.抑制AS斑块的发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基因疗法、磁性脂质体/DNA复合物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ma)是一组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的最重要的一种,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 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本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脑力劳动者较多见,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为老年人主要病死原因之一。 病因   一、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   二、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高胆固醇血症。   三、吸烟。   四、糖尿病。   五、肥胖。 高血压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而动脉因粥样硬化所致的狭窄又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因此二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影不离。 高血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于大、中动脉,包括心脏的冠状动脉、头部的脑动脉等这些要塞通道。高血压致使血液冲击血管内膜,导致管壁增厚、管腔变细。管壁内膜受损后易为胆固醇、脂质沉积,加重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因此,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改变,该病也成为我国主要死亡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始发儿童时期而持续进展,通常在中年或者中老年出现症状。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现为脂质和坏死组织的骤聚,因此往往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退行性病变。现在认为,本病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病变处于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聚集;其次是包括胶原、弹性纤维及蛋白质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和平滑肌细胞的增生;第三是脂质,其中主要含胆固醇结晶及游离胆固醇和结缔组织。粥样硬化斑块中脂质及结缔组织的含量决定斑块的稳定性以及是否易导致急性缺血事件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有以下几个过程: 1.脂纹(fatty streak) 是AS肉眼可见的最早病变。为点状或条纹状黄色隆起或微隆起于内膜的病灶,常见于主动脉后壁及其分支开口处。 2.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 是由脂纹发展而来。内膜面散在不规则表面隆起斑块,颜色从浅黄或灰黄色变为瓷白色。 3.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亦称粥瘤(atheroma) 是纤维斑块深层细胞的坏死发展而来。内膜面可见灰黄色斑块既向内膜表面隆起又向深部压迫中膜。 4.继发性改变 是指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的基础上继发的病变:①斑块内出血:斑块内新生的血管破裂形成血肿,血肿使斑块进一步隆起,甚至完全闭塞管腔,导致急性供血中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