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员培训课标学习和教材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员培训 ——课标学习和教材分析 (一) 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丹 2010、8 谁都不欠你的. 盯着碗边的饭它饱不了人. 干什么象什么. 全员培训 ——课标学习和教材分析 (一) 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丹 2010、8 上午:4学时; 一、课标学习和教材分析 1、课标学习和教材分析(一):《地理课程标准》主要内容的分析(吴丹) 2、课标学习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孙明霞) 认知方面:教师通过听讲座、研讨交流、自主实践等研训过程后,能够对课标有较深入理解,熟悉教材分析的主要步骤,准确把握重难点. 实践能力面:通过自主实践、交流、反思、研讨,使教师能对某一案例进行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思想观念方面:通过开展全员培训活动,使教师体会到学习、研究的价值,促使大家走上学习型、研究型之路。 培训目标: 1、通过课标基本理念的深入学习,让先进理念深入教师头脑,并能灵活运用到每一节课堂上。 2、通过深入研究《地理课程标准》,知道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领域; 3、充分认识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4、明确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要用具体的行为动词表述并能在教学设计中灵活运用。 5、通过案例分析学会确定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正确表述。 培训收获: 1、运用课标基本理念,任选一课片断,设计案例。 2、 亚洲的自然环境中“世界第一大洲”的教学目标设计。 第一部分 前言 1、课程性质、 2、新课程基本理念(及运用)、 3、设计思路 新的理念,决定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的方向,从而产生新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效果。因此,观念更新是当务之急。 (三)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学习有用的地理: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与评价机制: 3、倡导多元的地理学习方式,重视地理研究性学习 ★构建新型的地理课程: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构建新型的评价方式: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三)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服饰与地理、饮食与地理、住房与地理、 出行与地理、语言与地理、文化与地理、 聚落与地理、农业与地理、工业与地理、 灾害与地理、民俗与地理等。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意义:凸现学科价值、提高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生活能力 (三)基本理念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全球变化形势、人口资源环境、 区域差异、国土整治、 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意义:①获得利于终身发展的地理知识与技能 ②学会地理思维 ③培养地理科学研究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获取、 处理与运用 地理信息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 决策、评价、判断能力等) ④形成环境伦理观念,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⑤培养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 ⑥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 (三)基本理念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1)“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倡导多元学习模式:基础性学习,拓展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互动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理论性学习,实践性学习 3)重视研究性学习: 特点——过程性、社会性、实践性、自主性、乡土性、创新性、综合性、合作性 4)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三)基本理念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新的观念、新的科研成就、新的技术、新的研究思路、身边的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的开放性:不以掌握知识为唯一目标,更强调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课程形态的开放性:必修课与选修课,国家课程、地方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等 课程实施的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开放性,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学习方法的开放性 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充分利用地理人力资源(学生、教师、校长、家长、专家、领导),课程物质与场地资源(专用教室、地理园、自然课堂等),社会课程资源(博物馆、展览馆、研究所等) (三)基本理念 5.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