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散文,阅读,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哲理散文阅读(兼谈抒情散文)之整体感知技巧 设计与执教: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 教学目标: 了解中考散文阅读的考试要求; 掌握哲理散文整体感知的一般方法; 3、懂得运用整体感知的方法筛选、整合信息,明确解题思路。 HYPERLINK \t _blank 教学重点:掌握整体感知的一般方法 HYPERLINK \t _blank 教学难点:懂得筛选、整合信息,明确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一)给学生出示中考散文阅读的考试要求。 1、把握记叙要素、线索、顺序、人称、详略。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和层次。 3、理解题旨及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内容 4、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5、分析文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7、结合内容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明确:考点1、2、3是关于文章整体感知的考查,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1、知识导学 2、方法指引 (1)整体感知,读懂文章 (2)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3)分析主旨,把握情感 3、实战演练 二 知识导学:了解哲理散文的特点。 哲理散文是通过对社会、人生、日常生活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哲理的散文。这类散文一般以议论为主,它的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它不需要严密的论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那么,我们如何从整体上阅读哲理散文呢? 三 方法指引 (一)是要整体感知,读懂文章内容——明白文章写了什么 【方法】 首先从感知形象入手。一篇散文作品总有表达作者情感的载体——某人或某物或某事,因此感知文章就要从分析形象入手,概括文中形象的特征,形象的特征概括出来了,文章内容概括就迎刃而解。 举课文实例,师生交流。 例:《海燕》一文,只要抓住海燕的形象进行分析即可。 其次从感知关键语段入手。有的散文主要信息集中在某一关键语段,只要把这个语段的内容概括清楚了,整篇文章的内容就尽在其中。 举课文实例,师生交流。 例:《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第一段通过与北平冬天的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再次,从感知重点语句入手。一些散文所蕴含的道理往往就集中在某一关键语句上,只要能把该语句的含义分析清楚,文章的主旨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 举课文实例,师生交流。 例:《紫藤萝瀑布》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集中概括了文章的哲理。 最后是从遣词造句中入手。散文为了能够完美地表情达意,作者会在遣词造句上下一番功夫,选用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词语,尤其是一些动词、形容词和副词。我们只有多留心,多认真品味这些词语,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 举课文实例,师生交流。 如《那树》——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让学生说说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二)是要分析结构,理清思路——明白文章怎样写 诀窍:找要素、理顺序、抓线索 1、找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理顺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注意标志性的语句、段落) 3、抓线索——有的文章有明(事件)、暗(感情)两条线索 如《藤野先生》 向学生介绍寻找线索的方法: ①文章的标题; ②各段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各段的中心句; ⑤过渡性语句; 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明确:在阅读时,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和句子,找准文章线索,从而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又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如《那树》,线索是:那树的生命经历,文章的思路——描写了那树在早期、近期、现时的不同经历。 《春》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 (三)是要分析主旨,把握感情——弄清文章为什么这样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方法】 首先要熟悉散文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作品风格以及散文创作的时代背景等。 然后是从文章所选的材料中概括主旨。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从文章所选的材料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感情,从而把握住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如《那树》,作者描写那树在早期、近期、现时的不同经历,目的是借那树的命运,引发深重的思考:人类的文明发展应该如何与自然共存? 其次要抓住散文的文眼。散文思想感情的表达,有的是显性的句子,我们谓之文眼,有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