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法国和德国的有趣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国和德国的有趣分析

对德语和法语有限的趣味观察来源:? HYPERLINK /GetEntry.do?id=732668300owner=335198453 \t _blank 李荀的日志 ?大学里闲来无事,乱七八糟的外国语念过几种,甚至还学过人造语言世界语(Esperanto)。多年不用,忘了不少,不过基于工作以来的实际经验看,忘了更好,脑子里记太多东西不好,好像一个跑马场,各种马都放进去,结果哪一匹也跑不快。因为要说实用,还就是英语,英语念好了别的狗屁语言一个字不认识,也能畅行世界。不管某些人(特别是高卢公鸡法国佬)承认不承认,如今的世界就是英语称霸的世界。因此现如今,学习英语之外的外国语,与其是说学习一种技能,不如说是学习欣赏一种艺术——语言是人类文化的反映,思维的结晶,是一种非物质遗产,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许多语言,已经没有实用价值了,好比博物馆里摆的青铜器、陶器、瓷器,你拿回去煮肉装水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摆在那里看看,却能品出许多趣味来。因此学习外国语,老想着是否实用不会带给你动力,而是应该认识到它能够启迪你的心智,开拓你的眼界,使得你眼前似乎突然打开了一扇窗户,理解了原来世界还能用这种方式来解读。       德语和法语是世界上的大语种,法语本身是联合国的语言,德语虽然不是,但是地位依旧重要,在欧洲许多国家是广泛通行的。因此闲来无事,比较一下这两种语言,并探究一下它们各自的独特之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法语和德语最大不同之处是,人们通常认为法语是一种优雅、精致的语言,在十八、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初,欧洲的外交官普遍是讲法语的,甚至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英国的国王干脆不会讲英语,只会讲法语。如今法语没有这么高的地位了,但是习惯势力依旧存在,许多欧美人装酷的一种方式就是时不时蹦出几个法语单词,和咱们中国的假洋鬼子讲中文时不时蹦出几个英文的单词的感觉一样,觉得酷得很。       然而德语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历史上似乎没有享受过这么高的地位,即便德国人自己也觉得不自信,总觉得自己的语言太生硬,好多德国歌手宁肯用英语唱歌,究其原因,就是德语唱歌实在不怎么好听。唯一的例外是唱国际歌,用德语唱起来慷慨激昂,胜过别的语言。事实上我觉得德语是世界上最适合训话或者发布命令的语言(听过希特勒演讲录音的人必有此深刻印象),正如意大利的西西里方言是最适合骂人的语言。更有甚者还有人评价德语听起来就像飞机上有人晕机,拿着呕吐袋干呕发出的声音。       法语到底优雅不优雅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情,但是它的发音的确有那么一点特点,或者说好处。法语中很少有送气音,pa不读成“趴”,而是读成“巴”,因此面对面讲话吐沫星子不会喷人一脸。就这一点来言我们中文也比不上,不信大家读一下“喷(pen)”这个字,肯定会喷人一脸吐沫,法国人把喷读成“奔”,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或许有人会问,pa读成了“巴”,那ba又怎么读呢,答案是:还是“巴”。这就怪了,都读“巴”,怎把这两个音分开呢?事实上,这两个音我们中国人听起来都是“巴”,但是实际上是有区别的,读pa时,嘴巴紧闭,但是不震动声带,然后猛然张嘴发音,听到的是清脆利落的“巴”,发音的特点按我的总结叫做“此时无声胜有声”。读ba时,嘴巴紧闭,声带开始震动,然后张嘴发音,听到的是有点低沉浑浊的“巴”,按我的说法这叫做“未成曲调先有情”。用语言学术语来讲,前一个“巴”是清音,是不带音的(voiceless),后一个“巴”是浊音,要带音(voiced)。这是个复杂的语音学问题,此处不再多讲了,十几页纸写不完。讲中文普通话的人没有清音和浊音的概念,打破头也想不明白,听不出区别,还是别费这个脑子了。讲上海话、苏州话的人琢磨一下也许能理解这个道理。       德语和法语中,“r”都要发颤音,这个颤音不像我们的维吾尔大叔或是俄国老毛子,用舌尖一弹就嘟噜出来,听的人心里痒了吧唧的,估计成语“心痒难搔”就是听多了俄国人讲话的哪位大仙发明的。德语和法语的颤音都要用小舌来发,小舌在哪里?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是个看不见也摸不着神秘的器官。发音方法倒是很简单,大家每天早晨都会被迫练习一遍,就是刷完牙,含着一口水,仰着头漱口时的那个声音,“he~~he~~he~~”,这就是中国人打死也学不会,语言学上称为“小舌颤音”的那个奇妙而又奇怪的音。       实际上从前德国人也是用舌尖发这个音的,后来听见法国人用小舌发音,觉得时髦,一来二去也跟着学会了。其实这根本就是法国人的坏毛病,德国人好坏不变跟着瞎学,好像是开埠前的中国裁缝,比照着洋人的旧西装学做衣服,把人家的补丁也照旧做上。时间长了,臭豆腐吃成香的了,反而成了标准发音。现在只有奥地利的农民才用舌尖打嘟噜,讲标准高地德语的人听起来,就觉得土得掉渣。       法国人发音上还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