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荷载下内力计算方法弯矩次分配法.pdf

竖向荷载下内力计算方法弯矩次分配法.pdf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竖向荷载下内力计算方法弯矩次分配法

二、弯矩二次分配法  对六层以下无侧移的框架,此法较为方便。 基本假定: ①框架梁、柱正交; ②框架梁连续且贯通整个楼层; ③不考虑轴向变形; ④框架侧移忽略不计。 二、弯矩二次分配法 ⑤ 弯矩分配法 (分层法)由于要考虑任一节点的不平 衡弯矩对框架结构所有杆件的影响,计算比较复杂。 根据在分层法中的计算可知,多层框架某节点的不平 衡弯矩仅对与其相邻的节点影响较大,对其他节点的 影响较小,因而可将弯矩分配法简化为各节点的弯矩 二次分配和对与其相交杆件远端的弯矩一次传递, 此即为弯矩二次分配法。 二、弯矩二次分配法  对六层以下无侧移的框架,此法较为方便。 具体计算步骤: (1)计算框架各杆的线刚度及分配系数。 (2)计算框架各层梁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固端弯矩。 (3)计算框架各节点处的不平衡弯矩,并将每一节点处的不平 衡弯矩同时进行分配并向远端传递,传递系数为1/2。 (4)进行两次分配后结束 (仅传递一次,但分配两次) (5)将各杆端的固端弯矩、第一次分配弯矩、传递弯矩及第二 次分配弯矩叠加求出杆端最终弯矩。 弯矩二次分配法 【例题】 某教学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的截 面尺寸为250mm×600mm,混凝土采用C20; 柱的截面尺寸为450mm×450mm,混凝土采用 C30。现浇梁、柱,结构剖面图及计算简图见下 图,试用弯矩二次分配法绘该框架的弯矩图。 【解】 (1)计算梁、柱转动刚度 因为框架结构对称、荷载对称,故可取如下图 (b)所示半边结构计算。 ①梁的线刚度 其他层柱: 梁、柱转动刚度及相对转动刚度见表3.3。 (2)计算分配系数: 分配系数按下式计算: (4)弯矩分配与传递 弯矩分配与传递如图所示。首先将各节点的分配系数填在相 应方框内,将梁的固端弯矩填写在框架横梁相应位置上,然后 将节点放松,把各节点不平衡弯矩“同时”进行分配。 假定:远端固定进行传递 (不向滑动端传递);右 (左)梁 分配弯矩向左 (右)梁传递;上 (下)柱分配弯矩向下 (上) 柱传递 (传递系数均为1/2);第一次分配弯矩传递后,再进行 第二次弯矩分配,然后不再传递。 实际上,弯矩二次分配法只将不平衡弯矩分配两次,将分配 弯矩传递一次。 (5)作弯矩图 将杆端弯矩按比例画在杆件受拉一侧。 对于无荷载直接作用的柱将杆端弯矩连成直线,即为该杆的弯 矩图; 对于有荷载直接作用的梁以杆端弯矩的连线为基线,叠加相应 简支梁的弯矩图,即为该杆件的弯矩图。 分层法与弯矩二次分配法的比较 方法 分层法 弯矩二次分配法 项次 基本假定 ①② ①-⑤ 分层,力矩分配 某节点不平衡弯矩只 计算方法 法,线刚度、传递 影响至与该节点相交 系数,叠加 的各杆件的远端 计算步骤 ①-⑦ ①-⑤ 分层法与弯矩二次分配法的比较 方法 分层法 弯矩二次分配法 区别 工作量小 (精度也满 工作量 工作量较大 足要求,故应用较多) 节点弯矩平衡与 不平衡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