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义〈记得大嵙崁〉.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文义〈记得大嵙崁〉

* * * * * * * * * * * * * * * * * 98學年度第2學期優質通識課程計畫 98學年度第2學期優質通識課程計畫 作者:林文義 林文義,1953年生於台北大龍峒,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廣電科畢業,曾任書評書目出版社、《文學家》雜誌總編輯,《自立晚報》本土副刊主編,綠色和平電台、民視〈福爾摩沙〉八大〈台灣風情〉等節目主持人。十八歲開始文學創作,以散文、漫畫知名於文壇,曾以漫畫描繪台灣四百年簡史,集為《唐山渡海》。近年更致力於小說及新詩創作。出版有散文集《記憶的河流》、《母親的河 ──淡水河記事》等合計二十餘種。 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本文發表於一九九三年《自立晚報》本土副刊。副標題〈淡水河記〉,透露了它是一篇描寫北台灣淡水河沿岸人文景觀的抒情散文。 異於一般遊記,它不單單刻畫靜態的山川風物,記述地理景觀,而是在記遊寫景的同時,不時穿插人物,跳接時空,對比今昔。文章從一個泰雅人的孤單身影起筆,一直寫到記憶中的三峽祖師廟與畫家李梅樹。      導讀  應鳳凰撰稿 執筆的作者,本身是一步一腳印的旅行者,也是歷史變遷「現場」的見證人:從石門水庫、桃園復興鄉,大溪老街,沿著河岸一路來到三峽,然後鶯歌、板橋。每到一站,都從「景觀現場」追溯過去歷史。對這塊土地的「歷史回眸」甚至才是寫景抒情的重心。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整篇文章的結構。      導讀  應鳳凰撰稿 本文-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我們並不是世居觀音鄉的人,我們的家園原來就在大嵙崁溪上游,還沒有建築水庫的從前,鱒魚可以從角板山直下大嵙崁到淡水河,水庫的完成把一切都阻隔了,甚至於日據時代所遺留的魚梯,整個家園都滅絕,就在集水區深達數百公尺的水底……。 本文-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Q:這是什麼樣的鄉愁? Q:面對這樣的環境變化,您曾有過什麼感受嗎? 一九七五年深秋的台南四分子,軍旅微寒的星夜,同伴噙著淚告訴我,他是泰雅族人。 本文-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接著作者談起「大姑陷」怎麼變成「大嵙崁」又怎麼改為「大溪」。一個名字,一種政權。 離開昔日的「大姑陷」河岸,那條如今已淤積幾近消失的大嵙崁溪上游,記憶著泰雅族人血淚斑斑的歷史,被驅趕到離大嵙崁溪很遠的觀音、復興、巴陵的族群,一如台灣島嶼各族的原住民同樣的困擾--年輕的族人到平地漢人的社會討生活,老人與小孩留在山上的家園,循環依序,一如山風雲影下難掩的孤零。 本文-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寫大溪老街的沒落。 坍落敗壞的西洋雜大正式建築,剝落的白瓷磚外牆以及精緻的雕飾;漢英文字還清楚的鐫刻著「建成商行」四字,大溪老街實在很寂寥。 建成商行,富商簡阿牛的住所 走一趟大溪老街,除了美食 ,用文化之旅的方式。 從大姑陷到大溪 循著這條狹窄卻筆直的老街試圖走向河岸,如果時光倒流百年,應該看到的,不就是郭雪湖筆下,彩麗的大帆船。 張著塗滿桐油的竹帆,桅桿上飄著各色彩旗,溯著大嵙崁豐沛的溪水,遠從唐山大陸抵達淡水河口滬尾港,再航行到大稻埕卸下一些布匹、日用品以及果物,再揚帆啟碇,到淡水河、新店溪匯流之處右轉大嵙崁溪上溯,最後的終點就在大溪。 用一種歷史的眼睛去看當地的演變,會對這片土地有更多的認同和情感。 本文-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難以逆料這個昔時商業鼎盛的淡水河系最深入內地的河港,百年歲月竟已全然沒落,鐵道的鋪設以及河道淤積都是主因。 身旁古老的大正式洋行舊宅,祇是多少滿足後人某種台灣鄉愁的追懷;終究,歷史就像身旁依然潺潺流去的大嵙崁溪,下注淡水河,永不回首。 城市的興衰,往往操控權不在人類,面對 今非昔比,您有何感受? 本文-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日人據台初期,北台灣對抗佔領軍最猛烈的,就是大嵙崁與三角湧的居民,平定之後,日本總督府遂將大嵙崁改名「大溪」,三角湧則叫「三峽」。 台灣移民史上,數不盡的血跡淚痕,蓽路藍縷建家園,大嵙崁正是最好的見證。 一句話把焦點從大溪拉到三峽。 本文-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李梅樹何許人也? 李梅樹紀念館 側過頭,牆上一幅百號的油畫深深的吸引住我,六個婦人赤腳站在蕃薯田裏,一人蹲下撿拾,裹著白頭巾的婦人背對不知在等待什麼,暈黃柔美的光影色澤,我的心一陣顫慄。--歐基桑的名畫「黃昏」。 李梅樹的黃昏 古蹟要不要重建? 在民族路長長的老街口飲食店一坐下來,飯菜都未點齊,七十歲的老闆就氣憤難平的訴苦說--看這個什麼政府?老厝已經都不能住了,要改建說不行,古蹟保存?清朝蓋到現在,少年仔都搬去台北,誰要回來和老貨仔住這種下雨就漏水的厝?叫內政部長來住看看! 紅糖、糯米、石灰拌和的古代粘土與清水紅磚所砌起的這排清末的民房,顯而易見的可以察覺出已瀕臨傾圮,從日據時代到國民政府,它們毋寧是被忽略的,那麼,怎麼做才好? 本文-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大嵙崁溪至此已近下游,……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