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准则公报第三十五号 - 国际企业研究中心.doc

财务会计准则公报第三十五号 - 国际企业研究中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第三十五一前言公第三十五企在辨所金生位考量各因素包括管理局如何督企之例如依生域或其他方式或管理局如何作成或分企及之策公平值及使用值者取高者可回收金公平值售分成本使用值未金流量之折值似於市交易所含之酬率其他企若持有受具似服能及之其加平均金成本商失不得公定之列及之理公不用下列所生之存工程合所生之所得退休本公指或金生位金生位指可生金流入之最小可辨群其金流入其他或群之金流入大部分立可回收金指之公平值及其使用值二者高者公平值指交易事已充分解有成交意之方於正常交易中由之售扣除分成本後所可取得之金使用值指期

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三十五號 一 前言(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三十五號企業在辨認資產所屬現金產生單位時,應考量各種因素,包括管理當局如何監督企業之營運(例如依生產線、經營業務、個別區域或其他方式),或管理當局如何作成繼續經營或處分企業資產及營運之決策。淨公平價值及使用價值兩者取高者→可回收金額;淨公平價值=資產售價-處分成本,使用價值=未來現金流量之折現值。類似資產於當時市場交易所隱含之報酬率。其他企業若僅持有與受評資產具類似服務潛能及風險之資產,其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商譽減損損失不得迴轉。 公報係訂定資產減損之認列及迴轉之會計處理準則 B.該公報不適用下列資產所產生之減損:存貨工程合約所產生之資產所得稅資產退休資產本公報稱資產係指個別資產或現金產生單位。現金產生單位:係指可產生現金流入之最小可辨認資產群組。其現金流入與其他個別資產或資產群組之現金流入大部分獨立。可回收金額:係指資產之淨公平價值及其使用價值,二者較高者。(3) 淨公平價值:係指對交易事項已充分瞭解並有成交意願之雙方於正常交易中,經由資產之銷售並扣除處分成本後所可取得之金額。 (4) 使用價值:係指預期可由資產所產生之估計未來現金流量折現值。(5) 處分成本:係指排除融資成本及所得稅費用後,可直接歸屬於處分資產之增額成本(6)減損損失:係指資產之帳面價值超過其可回收金額之部分 (7)帳面價值:係指個別資產之成本減除累計折舊(攤銷)及累計減損損失後,於資產負債表所認列之金額。(8)減損測試:係指企業於衡量資產之可回收金額後,藉由與資產帳面價值之比較,以確定該資產減損損失金額之測試程序。(9)耐用年限:係指企業預期使用個別資產之期間或企業預期由個別資產取得之產量或類似單位。(10)共用資產:係指非商譽且對所評估之現金產生單位及其他現金產生單位之現金流量有貢獻之個別資產。 在三十五號公報之架構下,當一項資產其帳面價值無法透過其後續使用或出售而回收時,該資產之價值即已發生減損。因此,三十五號公報的目的即在確信資產之帳面價值不超過該資產出售可得金額減除直接出售成本(淨公平價值),或該資產於後續期間使用產生淨現金流入之折現值(使用價值),若超過該二者之孰高者,該資產須提列減損損失。為便於說明,三十五號公報將淨公平價值及使用價值之孰高者,稱做可回收金額。茲將上述關係示如圖一。 如圖一所示,當資產之淨公平價值低於帳面價值,或淨公平價值無法合理估計時,公司即必須估計該資產之使用價值。惟並非每一個別資產都可估計出使用價值,因為個別資產可能無法單獨產生可辨認之現金流入,而必須與其他資產共同運作方能產生現金流入。因此,資產減損測試通常不是針對單一資產測試,而是針對可計算出使用價值之最小單位-「現金產生單位」作測試。現金產生單位之定義係指可產生現金流入之最小可辨認資產群組,其現金流入與其他個別資產或資產群組之現金流入大部分獨立。資產減損之測試可能極為耗時費力,若公司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均進行測試,將造成不小負擔,恐亦不符會計上之成本效益原則。因此三十五號公報規定商譽以外資產(以下簡稱一般資產)僅於有減損跡象時方執行測試,至於商譽由於無法獨立產生任何可辨認之收入,自然不會有明顯的減損跡象。因此,公報才規定,商譽不論有無減損跡象,必須每年定期測試。茲將資產減損程序列示如圖二。 三 該公報對企業影響 35號公報資產減損之會計處理準則2005年1月1日起適用,得提前適用確保資產帳面價值不超過可回收金額。影響的會計項目主要為固定資產、閒置資產及可辨認無形資產、商譽及權益法投資項目等。若有減損情形會減少股東權益之未實現重估增值,對淨值有降低效果,若未實現重估增值仍不足者才會在損益表認列為損失,  面對上市櫃公司一月底公布的去年獲利自結數,及四月底正式年報及第一季季報,不但會計師兢兢業業查帳,就連投資人都小心翼翼四處打聽,了解可能的地雷股。 其實,除了長期投資、存貨、應收帳款等投資人耳熟能詳的財報陷阱外,財務會計準則第三十五號公報,從今年一月一日起實施,凡企業財報上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閒置資產、依權益法認列損益的長期投資、商譽等會計科目,都將列入評價範圍,公司可能因資產減損而產生巨幅損失 原本,還有不少證券界人士誤認為三十五號公報是仿效香港的精神,每年重新評價,不論是資產增值或折價都忠實反映在帳上,實際上卻不然。公報只規範資產減損的部分,也就是說,只有資產減損才要入帳,資產增值並不在規範中,上市如果要將資產重估入帳,須自行申請重估,和三十五號公報沒有關係。就因為三十五號公報的重點在於「資產減損」,在今年實施的第一年,只有提列損失的分,不可能有損失回轉的甜頭,反映在去年年報或第一季的季報上,確實是「只有損失,沒有利益」,對股價的衝擊「只有利空,沒有利多」,當然,如果上市公司能因此更加透明財務資訊,對投資人來說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