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细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研究进展 - 江汉大学期刊社.pdf

大气细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研究进展 - 江汉大学期刊社.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绗绗姹澶瀛锛剁瀛锛骞锛锛骞寸澶缁绮婧绌惰灞濮浜锛伐涓灏薄舵瀹瀹姹澶涓澧伐绋婀姝锛瑕瀵瑰缁绮婧妯扮绌惰灞琛缁艰堪锛缁缁璐骞宠娉涓绘浠藉瀛浜靛瀛瑙绛瑙规搴瀹圭锛缁绮婧娉瓒抽璇缁绮锛瑙锛浣杩涓被凤缂锛锛锛涔缁绮锛姘村灏规宸插涓寰浜箍娉璁浜绛渭姘绮绮绮锛舵娈典澶澶瑙姘村锝渭锛姣村灏姣娉板妯涓昏涓轰袱绉涓互姹婧琛绉锛浜姘腑姣涓哄璞妯锛锛绉浠姘姹缁姣骞跺杩浜姹哄涓哄璞妯锛锛蹇绠缁锛浜轰悍瀹宠姣妯浼版薄褰卞富瑕绮绮澶澶存绌烘涓娉璇腑澶剁涓涓寰姘腑薄涓郴澶褰兼涔浜浜苯杞杞娆井绮舵婧富瑕灏炬绛婧变句堕涓鸿舵汉涓烘

第41卷 第6期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41 No.6 2013年12月 J.JianghanUniv.(Nat.Sci.Ed.) Dec.2013 2013年第6期 大气细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研究进展 姜郡亭,刘琼玉 (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摘 要:对国内外用于细颗粒物源解析的受体模型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化学质量 平衡法、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等源解析方法的原理、应用实例及其特点,展 望了细颗粒物源解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细颗粒物;源解析;受体模型;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0143(2013 )06-0021-06 PM 也称细颗粒物,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 技术方法已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 2.5 于或等于2.5 μm的大气颗粒物。与粗颗粒物(空 用,其手段也变得多种多样。源解析技术研究方 气动力学直径2.5~10μm)相比,PM 直径小、比 法的数学模型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污染源 2.5 表面积大,易于富集空气中的有毒重金属、酸性 为对象的扩散模型(Diffusionmodel),另一种是以 氧化物、有机污染物、细菌和病毒,并可进入人 污染区域为对象的受体模型(Receptormodel)。 的肺部和心血管等组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远比 扩散模型是早期评估污染源影响的主要方 粗颗粒物大。大气 PM 是由直接排入空气中的 法,该模型中的许多变量在时空变化上是随机而 2.5 一次微粒和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一系列复杂 复杂的,彼此之间互不独立。对于风扬尘、汽车 的光化学转化生成的二次微粒组成,其来源主要 尾气等移动源和面源,由于难于收集准确而全面 可分为自然源、人为源和二次粒子。由于PM 对 的污染源资料,其扩散模型难以处理;对于由气 2.5 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及其复杂的来源,同时对大气 态污染物转化来的硫酸盐等二次颗粒物以及诸 能见度、气候条件有不利影响,因此对空气中 如海盐等自然来源的气溶胶也难以纳入扩散模 [1] PM 浓度的监测并对其来源进行解析显得尤为重 型 。扩散模型的应用需要颗粒物扩散过程中详 2.5 要。本文概述了常用颗粒物源解析方法的原理、 细的气象参数以及颗粒物在大气中迁移转化的重 应用实例及其特点,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要特征参数,而取得这些参数并把握其规律十分 和研究热点。 复杂和困难,因而也限制了扩散模型的广泛应用 和发展。受体模型被认为是现阶段所有源解析工 1 国内外源解析技术概述 具中最有价值的模型,它利用在源和受体点测量 源解析技术是用来对大气颗粒物来源进行定 的气态物质和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征来鉴别受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