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 教科院 袁强 (一)孔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 生平: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论语》 (五)关于教师的论述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论语·述而》)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孟子·公孙丑上》载:“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自己堪称“诲人不倦”的典范。 荀子还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他从“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的思想出发,认为“礼义者,治之始也”。“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荀子·礼论》)。所以他特别重视礼义教育,经过隆礼之化,则“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守之,百姓以成俗”(《荀子·礼论》)。“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犯)也”。(《荀子·强国》)通过“明德慎罚”,达到“国家既治四海平”的政治目的。但同时他又指出:“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荀子·富国》)即认为礼义教育只能对上层阶级的人,而下层的百姓则要依法治理。这种思想是要批判的。 2、关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荀子的教育目的观就是要培养推行礼、法结合的封建官僚“卿相士大夫”的后备军。这种人是“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的“贤能”之士。 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分为俗儒、雅儒和大儒三类: 俗儒是最低一等,道貌岸然,术谬学杂,以欺愚者而求衣食,这是为荀子所鄙视的一类。 雅儒是中间的一等,能重视礼义和《诗》《书》的学习,言行大体符合礼法要求,不自欺欺人,并能“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这是荀子要培养的最基本的人才。 大儒:荀子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大儒”,这一类人才,正是荀子所要培养的理想中的“圣人”。 关于教育的内容,荀子首先很重视读经。他对孔子的六经进行了继承与改造,完成了孔子以后孟子所大大不及的传经事业。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荀子·劝学》) 在教育内容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荀子非常重视乐教。 “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荀子·乐论》)。 “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 (《荀子·乐论》)。 3、关于教学的思想 1)学、思、行结合。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荀子·儒效》)。 *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政治观:“以仁释礼”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①德政;②忠恕。 ——“省刑罚,薄税敛”、“使民以时”、“博施济众”(《论语·公冶长》)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雍也》) 孔子的双重哲学思想: 一方面相信“天命”的存在,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 另一方面又少谈鬼神,《论语》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又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先进》) 孔子的哲学思想中还灌注着折中调和的精神,即“中庸”之道。 (二)孔子的教育基本理论主张 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1)教育的社会作用。 教育与政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