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策划的一次教研活动 … … 铁氟龙胶带 / 玻璃温度计/ 一、背景 ●在6月19日我们开展了一次教学稿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之一是研讨教学稿的内涵和功能,之二是以教学稿为载体策划一次教研活动,展示教研活动的全过程。 ●下面是我们已经开展的教学稿的各个阶段。 下面是我们已经开展的教学稿的各个阶段。 ●调研阶段1:“教学稿”收集、展示、宣传,倾听学生意见。 ●制定“教学稿”推进方案 ●调研阶段2:各学部开一节公开课。 ●小结阶段1:处室以上领导交流。 ●小结阶段2:全体教师会议上的交流 ●行动阶段1:制定行动计划草案——运用“课例研究”方式研究“教学稿”的改进 ●行动阶段2:初中数学以“教学稿”为载体的课例研究活动之一 ●小结阶段3:董事长胡鑫镛先生的小结 ●行动阶段3:以课题的方式来保证活动的深入开展。 ●反思资料:对教学稿的认识、对教学稿再认识、问题 反思 从教学稿开展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各个阶段可以归纳为行动——小结——再行为——再小结……这样一个过程;从收取的反馈意见获得的信息来看,教学稿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关注,而且基本上肯定了它的价值,并有兴趣尝试应用,已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困惑和改进的思考。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部分教师迫切希望在交流中得到提高。 二、策划 于是,就有了我们这一次的教研活动的策划。 ●主题:教学稿的改进的集中反思,并且明确下一步的工作。 ●内容:①教学稿是什么?(可用例子来说明) ②教学稿有什么作用和功能? ③用具体例子来阐述在教学稿的编写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者优点? ●形式:针对三个主题,每个主题由三位老师阐述,然后共同归纳、提炼,以期有突破、实质性的进展。 ●准备工作:为使这项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我们专门选取了初中数学学部,因为初中数学是我校开展教学稿的排头兵。根据实践的情况,让各位老师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内容进行一星期的准备,准备的文稿在活动前一天打印后汇总。 ●对策划工作的反思:在准备的过程中老师各有独立的思想,并且明确了活动的要求、时间、过程,备课组长、老师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保证了此次活动有序、健康地进行。 三、反思 ●主题引领、任务驱动 ●利用差异资源是研讨的基础 ●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控进程,能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有效的引导能帮助我们厘清思路 ●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正当时 ●主题引领、任务驱动 此次活动是主题引领下的结合实践的交流,能碰撞出真正的火花,并且事先作了具体的准备,每个老师都明确了任务,因而有话可讲。 本次活动有三个主题,分别是教学稿是什么?教学稿有什么作用和功能?用具体例子来阐述在教学稿的编写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者优点?每一个主题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根据自己的亲历来阐述,有些老师利用了PPT。由于做法、观点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专题活动的开展要基于教师的需要。 由于教学稿在我校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老师们最希望知道的是教学稿到底是什么?因此厘清教学稿的内涵和外延,已经成了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是这次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 ●差异资源是研讨的关键 我们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教师在研讨活动中应该正视差异,尊重教师间的差异,承认个体差异,并帮助个体形成适合的“差异目标”,研讨活动中需要充分利用这种差异,将个体差异视为一种交往资源去开发、利用,扬长避短,使得每个个体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最优的发展。 在第一个主题“教学稿是什么”的讨论中,每位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用实例来辅证。有老师认为是教学稿是载体,有认为是工具的,有认为是手段的,有认为是教学方法的……。不同的看法是争论的前提,也是教研活动进入实质性的关键。尽管每位老师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是我们发现核心的内容或者说是中心思想没有改变,那就是按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稿是教学稿的灵魂,而老师们理解差异的视角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控进程,能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由于在第一个主题的讨论中,我们无法明确地说出教学稿到底是什么?如果仍旧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下去,不但影响后面两个问题的讨论,也会使教师在纠缠中更加糊涂。这时,主持人应该巧妙、适时地加以引领。 下面是研讨活动中的片断。 “如果我们把教学稿的定义真的说明白了,也就表示这件事情我们已经做好了,我有一个建议,先不要把定义说清楚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一直在定义、概念上徘徊,是不可取的。因为对我们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怎样做这件事情,不妨先切入下一个环节——我们是怎么做的。然后回过头来看这个概念,可能更有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