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零距离】“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思考:诗人以诗抒情,借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属于文化吗?诗人的这种感受是与生俱来的吗? 提示: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诗人的这种感受不是与生俱来的,人的这种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二、文化的力量 【探究导引】 文艺复兴,一场划时代的文化盛宴掀起了 整个欧洲的进步,而后波及了全球,这充 分彰显了文化的力量。普鲁士统一德国 的时候,“铁血宰相”俾斯麦说过一句话,普鲁士在战场上的胜利,早就在小学的课桌上已经被决定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作为目前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家,他有句名言是:“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 思考:(1)上述材料涉及的文化形式有哪些? (2)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吗?请谈一谈你的认识。 提示:(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材料中涉及的有艺术、教育、文学等。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深刻地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文艺复兴对欧洲进步的影响、教育对普鲁士统一德国的影响,都表明了文化的巨大力量。 【要点归纳】 1.从三方面理解文化的社会作用 (1)可以转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是强调文化对人的激励、指导作用。 (2)影响深刻: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更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依赖实践:文化的作用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离开社会实践,文化的作用就不能实现。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2.文化本质与文化作用的关系 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人们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决定了其发挥的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作用,即对人的激励、引导等作用。这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等同于物质力量。 【易错警示】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能起决定作用吗? 不能。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归根结底对社会发展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社会的发展是由其自身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 【典例训练2】(2012·广东文综改造)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 ( ) ①是精神力量 ②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③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促进全人类的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思路点拨】选B。本题考查文化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体现了①③;材料没有涉及对实践的影响,排除②;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类的发展,④观点错误。答案是B。 【变式训练2】江苏省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正是华西村保持发展活力的秘诀所在。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富了口袋不忘富“脑袋”,这是因为 ( ) A.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 B.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思路点拨】选D。富了口袋不忘富“脑袋”强调了文化的作用,D观点正确。A、C皆与题意不符;优秀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B表述不准确。 【生活零距离】2013年3月长沙市开展“雷锋 家乡学雷锋、校园文化进社区”等活动,邀请 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投身学雷锋活动,传颂雷 锋的故事、传唱雷锋的赞歌、传承雷锋的精神,用雷锋精神引领社会风尚,以道德实践构筑精神家园。 说明为什么要开展“雷锋家乡学雷锋、校园文化进社区”等活动。 *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 味 文 化 情景导入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是宋人王安石笔下的村居景象。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村庄是传承历史、风俗和文化记忆的载体,乡村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居是文化吗?为什么要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体味文化、感受文化的魅力吧! 目标定位 1.了解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文化生活呈现各自特有的色彩。 2.深刻理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重点) 3.理解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