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约瑟夫·奈,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全球战略问题研究专家,曾任美国卡特政府的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兼助理国防部长。他1990年在《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及同年在《对外政策》杂志上《软实力》一文之中,首次提出“软实力”的概念。 所谓“软实力”(soft power),它是与“硬实力”相对应的概念。当今世界一国的综合国力由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合力而定。 所谓“硬实力”,是指一国拥有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等,它是一国综合国力的根基,是在国际竞争中获胜的决定性砝码; 所谓“软实力”,是“文化、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制度安排、发展模式、外交政策、国际机制和生活方式等为基础所形成的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同化力。”是国家通过自身吸引力而不需要诉诸经济制裁或军事手段就能实现自身发展的非物质力量。 2.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其他力量的影响更具持久性、广泛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中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3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文化的改革发展,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逐步形成,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文化大国,但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转化为较强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与经济、政治国际影响力还不相称,文化产品输出国角色与物质产品输出国地位还不匹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据《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介绍,目前美欧占据世界文化市场总额的77%,亚洲、南太平洋国家19%的份额中,日本和韩国各占10%和3.5%,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美国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早已超过了重工业和轻工业生产的总值。美国用三大片(薯片、芯片、影片)策略就征服了世界。从1996年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已经超过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到整个GDP的25%,日本也达到了20%。 韩媒《先驱经济》称 “文化大国”只是表面,实际是“赤字大国”。“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工业品席卷全世界,正在更新每年的贸易数字。但“中国文化制造”(Made in China Culture)在文化贸易市场上却没把好脉。中国的演出、电影、音乐、出版等文化领域正继续着贸易赤字。 从2000年到现在,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一直占GDP的2%~3%,而文化产业在美国和日本分别占GDP的33%和17%。美国电影在2010年的北美票房及海外票房都超过100亿美元,而国产片的海外收入只有约35.17亿元。 东亚各国对中国19世纪以前的文化佩服之至,但是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化充满隔膜,有意误读甚至敌视。20世纪后期,亚洲各大国不但在经济上、政治上争大国话语权,而且在文化上争首发权成为亚洲文化的新动向。 近年来,韩国申遗“端午祭”以后,一些学者提出若干违反历史的论题:中医乃是韩国人发明,称为“韩医”,老子和孔子据说都是韩国人,甲骨文乃韩国人发明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用韩国高丽纸写的,还要改书法、书道为韩国的书艺,等等,不一而足。甚至在中国的“四大发明”和亚洲文化发源地问题上都遭遇挑战和质疑,“远东”各大国出现了话语权力之争。 以上种种疯狂掠夺中华原创文化为己有的民族主义成为对中国文化合法性的直接挑战,也让中国文化走向海外面临了更多的危机和障碍。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切实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二)推进文化传承、借鉴与创新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各类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1.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要巩固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