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租房新政治经济学解读:基于住房市场及制度供需静态分析
公租房新政治经济学解读:基于住房市场及制度供需静态分析
公租房的新政治经济学解读:基于住房市场和制度供需的静态分析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住房市场供需的静态分析
(一)住房投机需求对住房市场供需的扰动
住房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机需求。住房消费需求与一般商品需求并无二致,涨价则需求减少,反之则增加;住房的投机需求却与一般商品需求不同,涨价反而需求增加。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原来城市边缘房价上涨,投资者现已拥有的房产价值上升,将更多投机资本投向新的城市边缘,预期收获更大的投资回报。这样,城市边缘在扩大,房价也不断被推涨。其次,土地用途管制在城市边缘划了一条级差地租“红线”。土地供给在一定时段、区域总是被国家(地方政府代表)垄断。房价高涨,供给迅速跟进,总的用地指标和年度指标剩余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级差地租越来越高,投机资本越来越多,不断推高地价和房价。
由于房价、住房市场发展情势不同,住房投机需求和消费需求就交替表现出主导作用。首先,住房市场化初期,由于房价较低,社会投机资本较少,所以消费需求为主导。在这一阶段,住房需求曲线和其他商品需求曲线并无二致,都是向右下方倾斜。为简化分析,用D1=a-bP可以简单表达,其中D1表示消费需求,a表示绝对刚性的消费需求,b表示价格的单位变化引起住房消费需求变化的边际倾向,P表示房价。其次,在房地产发展高潮时期,由于房价高涨,投机预期活跃,投资性需求曲线占据主导地位。房价上涨速度越快,房产财产和级差地租上涨速度也越快,投机需求增长速度也会越快。也就是说,房价上涨会产生推动投机的加速度,因此住房投机需求曲线用D2=cP2表达,其中D2表示投机需求,c是一个正常数。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两种理论上划分的需求曲线在现实中是会合成为一条实际的需求曲线:D=D1+D2=cP2-bP+a,其中,D表示合成后总的住房需求(见图1)。当房价快速上升时,住房需求曲线在此发生偏转,由向右下平缓倾斜拐向右上急速上升。
(二)住房供需失衡
1.供给曲线不变的情况。在房价猛涨时,投机预期猛升,一旦投机需求占据主导地位,需求曲线过了房价 ,发生偏转之后,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的斜率比供给曲线大,意味着供给增加的速度追不上需求增长的速度,因此市场很难再形成新的均衡,表现为常态性失衡(见图2)。
2.供给曲线变动的情况。为了获取卖地收入,推动住房市场发展的政策可能会加重房地产企业的税负或者事业性收费的负担。同时,权利寻租也会加重住房开发的财务成本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推动供给曲线下移,即在同一房价下,市场供给更少的住房。当供给曲线从S0下移,超过S1时,并继续下移达到S3时,供给曲线就位于需求曲线之下,意味着同一房价下,住房需求超过住房供给,这样确实能够抑制住房需求,但是新的供需均衡下,房价高达P2甚至超过(见图2)。
3.需求曲线变动的情况。事实上,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需求和投机需求都扩大。同一房价下,需求量会比过去更大。甚至在某些时候、某些地区,会表现为疯狂炒房。当需求曲线上移至D0高位时(见图2),住房市场更难形成均衡,即便形成新的均衡,房价会高得更离谱。 作文 /zuowen/
住房制度供需的静态分析
(一)住房市场变化带来的不同阶层利益变化
当住房市场供需失衡时,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为四个不同的利益群体(见图1):A区是在投机需求线之上的区域,表示高收入群体,是住房投机群体,是房价高涨既得利益人群。B区在投机需求与合成需求之间,表示中高收入群体,以自住型消费为主力,是房价高涨的利益受损人群。C区在合成需求线和自住消费需求线之间,表示中低收入人群,也就是夹心层人群,是最大的利益受损群体,主要有三类:高校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和本地住房困难家庭。D区在自住消费需求线以下的区域,表示廉租房保障人群。
(二)住房保障制度供需失衡
1.住房保障制度需求的新变化。在投机需求占据主导之后,原有的住房公共政策已经不能应对不同群体不断分化的利益诉求:第一,投机获利人群希望能够维持现有利益格局,保持现有住房政策不变,在住房市场失衡情况下,依靠财产优势,获取更多投机利润;第二,自住消费的主力群体”“中高收入人群,期望房价能够有所下降,一方面希望能够约束开发商暴利,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约束投机需求;第三,夹心层人群最希望住房政策改变,一方面希望房价实质性大幅下降,自己能够购买商品房,退而求其次则是希望政府也能保障他们的住房基本需求;第四,低收入人群对住房政策没有实质性要求,因为他们已享有廉租房保障。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2.制度需求的主要推动力。推动制度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