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任务导向法在《数据库应用基础》应用探析
任务导向法在《数据库应用基础》应用探析【摘要】试图通过任务导向法在本人《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来说明任务导向法是一种比较适合于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法,并且对任务导向法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任务导向法;应用;探讨
计算机是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本人在对数据库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感受,我认为“任务导向法”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任务导向法”源自“任务驱动法”,但是它更加强调任务的导向和调控作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目标教学,强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设计者而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是创设学习情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
任务导向法十分符合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同时也符合教育理论“乐学教育”、“愉快情感”教育的思想理念。
下面就以本人的实际教学过程为例,谈谈“任务导向法”的应用过程。
一、任务的切分
以本学期计算机专业所学的《数据库应用基础》为例,我们可以将学会整本书看成本学期要完成的一个大任务,根据大纲和计划的要求,很容易地把它分为数据库理论和ACCESS操作两个子任务。在ACCESS操作部分再按照其本身的七种对象把它分成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和模块七个有一定先后顺序的子任务。而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每节课都是一个任务,而每一节课要教会的内容,还可以再细分。这就好像每一个生命,都有细胞,细胞又由更小的部分如线粒体、蛋白质等组成,乃至原子、电子……,是一个有机的整合体。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任务的切分可以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按层次关系切分的子任务,一种是按平行关系切分的子任务。而如何把一个大任务切分到每一次课,再如何指导学生融合,是任务导向法的中心任务。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只要接受教师在课堂中给予的一个个小任务,研究它、解决它、体会它、总结它,到最终自然就可以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了,因为再伟大的建筑也不过是由一块块的砖头砌起来的。
例如,我曾经问一个学生:“平时喜欢上网吗?”“当然!”“那有没有注意过网吧里的管理是怎样的?”“好像是在每个机子上安装了个什么软件吧?!……”“对!想像中开发这种软件一定很难吧?其实选择好开发工具,这项工作也可以很简单,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设计。”“真的?”学生充满疑惑。这样,那你每次上课就按照我布置的任务一点点的完成,我保证到学期末你就可以做出一个小系统。
首先第一个任务:建立空数据库,不必知道为什么,你会建就行!然后,要管理机器和来上网的人,得有相应的信息吧,建立相应的表来存放信息。这一个任务完成了,那么对表的基本操作也就算是达到了。还想再会一点?新的任务、新的目标来了:怎样计算上机费用?怎样查以前的上机记录?怎样打印输出?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后,回过头来看,你是不是也可以在别人面前炫耀一下了呢?要做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不过就是如此简单。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任务导向法优点在于通过一个个经过教师认真划分的小任务为导向,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以一种轻松兴趣的心态完成一个大的任务,大的教学目标。
二、任务的完成
一旦给学生下达了本节课应当完成的任务后,如何顺利、正确地完成任务就成了关键问题,这也是任务导向法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作为教师在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指导学生自己完成每个小任务?作为一个学生群体而言,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导致完成同样一个简单的任务也会有不同的结果。比如有的学生从课程名上就惧怕这门课,以为有多高深、多难学,而想放弃;有的学生由于VB学得还不错,感觉这门课学了有用,而愿意去钻研。即便是同一个起点的学生,也有的接受能力强学得快而有的学得慢,也可能产生一种不平衡的现象。这些现象并不奇怪,那么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利用合作教学理论的知识,我在教学中采用了“金字塔传递法”来实现合作学习的效果。一个任务布置下来后,总有少数学生能较快地完成,那么他就居于“学习金字塔”的顶端,此时,他们将有另一个任务就是负责作“先生”,来指导帮助其他同学完成任务。实践证明,这样的作法效果较好。因为它有自己的优势:首先同学之间认识、理解问题的角度相近,同样的方法从老师的嘴里说出来,可能还不如会的学生用他们自己理解的语言说出来,更容易被接受。而我们也可以从他们交流的语言中获得一些信息,例如学生是怎样来理解问题的,这对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知识尽可能多的被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