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纲要》和《标准》中的科学探究 《纲要》 《标准》 《纲要》和《标准》中的科学探究 《纲要》 《标准》 中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 (3-6年级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一、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到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 摘自:中国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 (7-9年级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 (一) 科学探究的目标和要求 进行科学探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其基本过程具有六个要素:……科学探究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方法与过程的理解。…… (二)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实验技能 摘自:中国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国国家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科学探究 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摘自:中国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摘自:《综合实践活动(7-9年级)指导纲要(实验稿)》 水木清华的Science区,?发信人: flyleaf (飞叶{#}要面对现实了~~~), 信区: Science标 题: 我看中学物理教育 我们的竞赛选手可以很正确的使用各种定律把第12(13?)届全国决赛的那道号称天下第一繁的热力学题目解出来,却不知道高压锅上面那个金属块是干什么用的,如何起作用。大家不要笑,以上两个事例发生在我身边。 评论:我们的创造力是如何流失的?——写在首届北京高校网络创意设计大赛评选揭晓时光明日报 ? ? 2000-09-28 曾经听到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的是创造力如何流失。幼儿园的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让同学们猜是什么?“是气球”、“是小猫咪的脑袋”、“是汽车轮子”……孩子们在下面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回答;中学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同学们是什么?“是数字0,或者是氧原子。”一位同学扶了扶眼镜,站起来谨慎地回答;大学老师同样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同学们是什么?平静的课堂开始躁动,下面一片嗡嗡声,“还不快讲课,问这种无聊的问题!”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嘀咕,“不知道”,一位大胆的同学终于给了老师明确的答复。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一家跨国公司的董事长听说了这个故事,在董事会上也画了一个圆圈,让在座的董事会成员猜一猜是什么?躁动的董事会立刻变得平静,大家面面相觑,1分钟、2分钟、5分钟过去了,不再有人给董事长答案。 登上太阳 爸爸说:“科学技术发展真快,人类已经实现登上月球的愿望了。” 洋洋听了说:“将来我长大了,要登上太阳。” 爸爸说:“太阳上非常热,人根本上不去。” 洋洋笑了起来:“爸爸真傻,难道我不会晚上去吗?” 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儿童把他们周围的事物加以组织,建构起他们自己的图式、结构和概念。关于这一点,我们有大量的研究报告、也有逸闻趣事一样的证据。在外国旅游的儿童看到半月,他就认为另一半月亮一定留在了他的祖国,这是一个关于月亮与什么有关的相当有趣的想法。三岁大的小孩看到树上的叶子在摆动,就认为是树叶的运动产生了风。当然,对于那些经常可以观察到、但不能触摸或无法控制的现象,儿童的这些解释很自然,并具有一定逻辑性。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苏霍姆林斯基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创造的儿童教育》 必须设计好探究实验情景的障碍 “浮力大小”的实验中,先用两张同样大小锡纸分别作成船型和实心球形,放入水中。引导学生观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