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题性智慧课程之一为智慧而教
主题性智慧课程之一
为智慧而教
;一、当代的教学现象:;二、知识与智慧的差异性;1、智慧需要知识,但是知识不等同于智慧。
2、知识可以生成智慧,但是知识生成智慧要有条件。
;三、为什么要走向智慧教学; 2、首先知识、能力并不能确保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一些高知识、高能力的人生活得并不快乐,虽然有着一般社会认知的成功和成就,但他们常常缺乏一种自我实现感;其次,智慧提供了一种途径,能将价值观融入到重要的判断中,一个智慧的人不可能是冲动的、无思想的或没有道德判断的。智慧与智力、创造力等概念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体现了价值观的调节作用,不可能在价值观之外来理解智慧,智慧与价值观的结合可能使一个人具有道德立场。; 3、智慧代表着创造一种更美好、更和谐世界的途径。智慧的定义规定着智慧行为必然是超越自身利益,努力平衡多方面利益,进而实现共同利益的行为。
; 4、学生终将走向社会,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因此他们要学会正确、合理地判断,既代表其团体的利益,又学会以多元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理解事物。智慧教育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地看待问题,看到同一件事对于不同人的意义,理解多种利益存在的合理性,这对培养下一代更好地平衡现实社会中的复杂利益争端,解决世界性的冲突与矛盾,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四、究竟何为智慧,众说纷纭; 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是“就那些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的真实的、伴随着理性的能力状态”。; 智慧是一种整体品质,它在情境中诞生和表现,以美德和创造为方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敏感和顿悟为特征,以机智为主要表现形式,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赋予它底蕴和张力。
——成尚荣教授;2.智慧与感知、辨别和顿悟;3.智慧与机智 ;4、智慧与魄力、魅力 ; 5、智慧与大成智慧 ; 苏格拉底说:“一切别的事物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们要成为美,就都系于智慧;所以推论下来,智慧就是使人有益的东西。而美德,我们说,也是有益的。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结论:美德是智慧。”他的门徒色诺劳也说:智慧就是最大的善。;1998年??腾伯格提出(The Balance Theory of Wisdom), 智慧被定义为经验知识的特定运用,这种运用:
(1)是以价值观为中介,
(2)是通过个人的(intrapersonal)、人际间的(interpersonal)、人以外的 (extrapersonal)多重利益 (interests)的平衡,
(3)来实现对已有环境情景的多种反应(适应、塑造和重新选择) 之间的平衡,
(4)从而实现关于公共利益(commongood)的目标。
;赵义泉的观点:;(二)、从智慧的不同词性来理解;1、智慧与利益;(1)、利益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个体成千上万,利益更是上万成千。个体组成整体,构成社会,利益必定以各种形态表现出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3)、利益博弈构成了社会关系。有交换就必定有竞争,有竞争就必须要博弈。人作为个体是有社会属性的,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是利益博弈的综合结果。得到利益,需要付出;利害同现,需要权衡;多利相权取其重;多害相权取其轻。社会无时不在利益博弈中急剧变化。;2、智慧与境界;(1)最低的境界, 是“欲求的境界”。
人在这种境界中, 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孟子》中所谓“食色性也”, 大概就是指的这种境界。这种境界, 其“异于禽兽者几希”。第一种境界中的人, 其与世界的关系属于“原始的不分主客”的“在世结构”。;(2)求实的境界。
这种境界则进入了“主-客关系”的“在世结构”, 人有了自我意识, 能分清我与物、我与他人, 能把自己当作主体, 把他人、他物当作客体。人在这种境界中, 不再只是满足于最低的生存欲望, 而是更进而要求理解外在的客观事物的规律。这种要求就是一种科学追求的精神, 也可以说是一种求实的精神。随着科学追求的进展, 也随着个人的日益社会化,人同时逐渐领悟到天地万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简言之, 领悟到“万物相通”, 其中不仅包括领悟到人与自然物之间的相通, 而且包括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的相通。而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通的领悟, 很自然地使人产生了“同类感”, 从而也产生了道德意识。;(3)道德的境界
人在这种境界中, 以对万物一体相通的领悟作为自己精神追求的最高目标, 作为自己所“应该”做之事而为之奋斗不已。但是, “道德境界”以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着距离为前提, 以主客尚未达到最终的融合为一为前提, “道德境界”尚属于“主—客关系”的“在世结构”。道德的实现与完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平县2023-2024学年小升初复习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VIP
- 2023年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必威体育精装版).pdf
- 食材分拣、包装、运输、验收、售后整体配送服务方案.docx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docx
- 广告制作及安装售后服务方案.docx
- 电商商品发布操作指南(包括标题制作、文案设计、详情页制作)(原创整套完整版128页).pptx VIP
- 2025二建《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高频考点笔记.pdf VIP
- 企业生产员工质量意识培训课件.ppt
- 100以内加减混合竖式计算练习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