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职语文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U6).doc

2015中职语文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U6).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中职语文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U6)

中职语文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 13.把下列句子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2分) ①不久我复员了。 ②儿子的炮兵连鸣着礼炮,给自己的指挥员送丧。 ③我在远离故乡的德国土地上,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 ④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 ⑤我不知所以地回到自己的部队里。 答: 14.阅读下面的这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字 战争曾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不幸和灾难。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整个欧洲及西亚、非洲和远东抛进了硝烟和死亡的阴影,15亿人卷入战争旋涡,3000多万人伤亡,无数的财产受损。第二次世界大战,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17亿人卷入战争,9 000多万军人和平民在战争中伤亡,经济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财富和资源而发动的世界战争,给许多国家经济社会造成极其巨大的破坏。正因为如此,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再推行新的霸权和强权,都不愿看到南北之间发展的差距、贫富的悬殊再扩大下去。各国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两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文中加点的“她”“裾边”各比喻什么?联系全句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文章结尾处说“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记忆”前加“青苔深深”,对表现“记忆”有什么好处? 答:由第二段首句“听听那冷雨”到第四段尾句“舐舐那冷雨”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本文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借雨声雨景,回忆生平往事,以寄托对故乡河山与传统文化的思慕眷恋之情。 B.听听那冷雨中的冷,一是为了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感受,是表现因远离祖国大陆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冷。 C.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一句,以典型的经过提炼了的细节传达出了作者的离怨乡愁。 D.本文围绕着春雨,创造了一种既朦胧又明丽,既沉郁又旷达的独特的意境,意象众多,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 E.本文使用了大量的叠音词写雨,如淋淋漓漓滴滴点点滴滴等,不仅具有一种和谐的音韵美,也使雨态表现得更形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①假如春季是大地的再生,那么凋零的冬季不正是一种孕育吗? ②时序更叠,四季循环,就像一个人生命的历程,明媚清纯的春进入热情活力迸放而理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