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 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 2、长江中下游的环境特点: 由若干平原组成,河湖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①开发早期 水系成了交通阻隔 土壤黏重、开垦困难 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改造自然能力低下 ②科技进步 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 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改良 稠密的水系成了天然的水道 多水而黏重的土壤适合种植水稻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限制性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 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农业社会: ③工商业的发展 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 水网稠密、耕地破碎 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生产规模小 商品率低 粮仓地位被取代 工业社会 农业社会 发展区位条件分析 总体地位 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 ②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耕细作 ③优越的气候 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 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生产规模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 方法指导: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关系 横向(静态)-----空间   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纵向(动态)-----时间   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 科技水平 落后 进步 发展 某些环境因素成为限制条件 把限制条件变为有利条件 充分利用地理环境条件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