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教育技术学的历史(v3.0).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页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第二讲 教育技术学 的历史探究 一个从不知道自己出生之前事情的人,永远是孩童。 课程的基本目标: 1、记忆教育技术的发生与发展。 2、理解教育技术发展的意义。 3、分析和评价中美教育技术历史。 本课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媒体派与学习派的双重变奏 第二节、教育技术定义变迁 第三节、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历程 第一节、媒体派与学习派 的双重变奏 通过对美国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教学设计发展历程的追忆,我们发现教学设计知识的演变主要来自于两个途径。一是选择合适的心理和学习理论来解释、指导和设计教学过程以实现有效教学;二是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教学设备,通过改善教学条件来实现知识的有效传输。 这分别对应了媒体中心和学习心理中心两种教学开发方式,实际上是主体技术与客体技术的不同关注。 一、对教学科学基础的早期探索(17-18世纪) 1、唯物主义感觉论的影响 夸美纽斯,捷克人,十七世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 认为知识永远来自感官、科学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依靠感官证明; 提出了直观性教学以及应用实物和图形来补充口语和书面教学 。 2、心理学研究情结 佩斯泰洛齐,瑞士人,十八世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 赞同透过感官来认识事物就可以获得知识的观点, 提倡教学中自然环境的直观原则,但更倡导教学的原则必须从人类心智发展的永恒不变的原始形式中推导出来,主张教育心理学化。 十九世纪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完成了对这一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二、视觉教学运动与教学科学化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之前) 1、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60年代对视听教学的质疑! 1960年,霍本在考察了400部教学电影的调查结果后指出,虽然说学生可以通过电影来进行学习,但与其它各种教学相比,不能断然肯定它们与教学成功有关; 1963年,卡罗尔对外语教学研究表明,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成功具有多样性; 1967年,卡耐基教育电视委员会也给出“总体来说,教学电视在正规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很小,教学电视的潜力在实践中还没有发挥出来 … … 除了少数的情况外,教学电视的完全消失,不会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根本性改变”。 二、视觉教学运动与教学科学化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之前) 2、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视觉教学运动与教学科学化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之前) 3、系统设计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教育技术定义变迁 一、美国教育技术定义演变 1963,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 1970,教育技术是指媒体,同时是一种系统方法。 1972,教育技术是促进人类的学习的一个研究和实践领域。 1977,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 1994,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005,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二、美国教育技术定义比较 1963,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 1970,教育技术是指媒体,同时是一种系统方法。 1972,教育技术是促进人类的学习的一个研究和实践领域。 1977,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 1994,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005,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第三节、我国教育技术的历程 一、电化教育的产生 1、大众化教育的提出 杜威影响下的蔡元培、叶圣陶、陶行知和胡适等人,提出了大众化教育,顺应了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和壬戌学制改革。 电影和播音技术正好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优先手段。 两者结合:电化教育有了基础。 2、电化教育名称诞生 1936年,教育部成立“电影教育委员会”,在全国建立81个电影教育巡回施教区。同时,与1936年7月委托金陵大学理学院在南京举办“电化教育人员培训班” 从此,“电化教育”名称正式启用。 3、学术研究走向成熟 1980年,《电化教育》(《中国电化教育》的前身)、《电化教育研究》、《外语电化教学》创刊,《中小学电教》(原名《电化教学学习资料》)、《广东电教》等一批电化教育类杂志也陆续创刊。 电化教育专著陆续出版 南国农 《电化教育学》 萧树滋 《电化教育概论》 李运林 李克东 《电化教育导论》 张祖忻 《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乌美娜 《教学设计》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