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体育锻炼对情绪的影响 1.体育活动的抗抑郁效能 2体育活动降低焦虑的效能 3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 (存在某种关系、性别差异、项目差异) 4体育活动中的特殊情绪体验 (流畅体验、跑步者高潮) * 1.某些人格特质在体育锻炼中的改变 2.体育锻炼对自尊的影响 (1)体育锻炼能提高身体自我价值和其他重要的身体自我认知(如身体表象)。 (2)体育锻炼对不同性别人群的自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3)体育锻炼对低自尊者的效果更加明显 (4)不同锻炼方式对自尊的影响有差异 (三)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影响 * 应激:指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是个体与环境的一种特别的关系。 1.体育活动对应激具有积极的作用。 2.体育活动对应对方式的关系 3.体育活动与防御机制的研究 (四)体育活动对应激的影响 * 第二节 体育活动的坚持性 一、体育活动坚持性的不同表现 (一)参与体育活动的理由   归纳国内关于成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原因的研究,可以发现人们参与锻炼的原因极多,大致出于生理需要、审美需要、情感需要、交往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功利的需要、社会环境的需要和休闲娱乐的需要等。甚至还有人认为参与体育锻炼不需要理由,其动机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   锻炼带来的好处如此之多,但仍然有很多人拒绝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他们通常所提出的理由是:“没时间”、“没有精力”、“没有动机”。可以发现,在所有阻碍体育锻炼的因素中,很多都是个人可控制的因素。 (二)不从事体育活动的理由 *   许多人认为锻炼时间过长影响了工作和家务、家庭成员需要照顾、锻炼缺乏乐趣、去健身中心太费时间和金钱等原因是自己退出体育锻炼的原因 。  (三)退出体育活动的理由 * (一)个人因素 1.人口统计学变量 人口统计学变量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研究者基本认定人口统计学变量与体育锻炼有密切关系。受教育程度高、社会地位高、收入水平高、是男性等因素与体育锻炼呈正相关;年龄与体育锻炼坚持性无显著性相关。研究发现,蓝领工人在实施心脏康复锻炼方案时的退出率是白领的 1.7 倍,这是由于蓝领工人缺乏对疾病和康复过程的了解与理解(Oldridge1983)。也有人认为,重体力工作者退出锻炼的可能性是轻体力工作者的1.55 倍,这可能是由于工作中的体力劳动使他们感到太疲劳(Andrew,1981) 二、影响人们坚持锻炼的因素 * 2.个体生理状况 3.个人行为 4.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一些人格特征与开始和坚持锻炼有关。这些人格特征包括自我效能、自我动机、独立性等。自我效能可以准确地预测体育锻炼的坚持情况。A型人格的人有从锻炼计划中退出的倾向。独立性强的个体更能坚持锻炼。通过自我激励动机可以预测从锻炼计划中退出的可能性,从锻炼方案中退出的人,其自我激励得分明显低于坚持锻炼者。研究显示,自我激励水平低的人群中,坚持锻炼者仅占 40.6%,而自我激励水平高者坚持锻炼的比例为 78%(Dishman Lckes,1981)。 此外,社会体格焦虑也影响着体育锻炼行为的各个方面,社会体格焦虑是指个体过分担心他人对自己体格的评价。锻炼行为与社会体格焦虑之间存在负相关,这种关系在带有抑郁倾向的老年妇女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Lantz,1991)。此外,社会体格焦虑也会影响人们参加锻炼的方式和乐趣,如肥胖者 可能只从事个体性的活动项目(如跑步等)(季浏,1997)。 * * 1.社会环境 2.物理环境 3.体育活动的特征 (二)环境因素 * 第三节 体育活动行为的理论、预测及干预 一、活动行为的理论 (一)健康信念模型 健康信念模型(以下简称HBM模型) 最先是在健康心理学领域提出的,之后被移植到锻炼心理学的研究中来。HBM模型认为,健康行为来自于心理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它的核心部分是一套关于健康的个人信念,这些信念调节着人们对威胁的感知,从而影响他们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 * 合理行为理论认为,人是理智的,当他看到危险时会以一种最理智的方式做出反应,而意图是行为预测的最佳因子。 (二)合理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 控制点理论认为,个体要对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进行评价,评价这些因素是处于自己控制之下,还是由他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 (三)控制点理论 *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Bandura),个体、行为、环境三个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因素中的认知、思维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四)社会认知理论 * (五)跨理论模型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