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认定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择要件 含义:是指该要件只是某些特殊犯罪的构成要件,并不是每一犯罪都要以此作为构成要件。 犯罪时间:刑法424条“战时临阵脱逃罪”; 犯罪地点:刑法第299条“侮辱国旗、国徽罪”; 犯罪结果: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 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正当防卫 含义: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构成条件:防卫意图与防卫挑拨、防卫起因与假想防卫、防卫客体与防卫第三人、防卫时间与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防卫限度与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无过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 含义: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构成条件:避险意图,是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避险起因,遇到正在进行的危害;避险客体,是第三人的合法权益;避险时间,危险迫在眉睫;避险限度,造成的损害应当小于所避免的损害。 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危害来源:前者只能是人,后者可能是人、自然界力量或动物; 行为对象:前者是第三者,后者只能是不法侵害者本人; 行为条件:前者只能是“迫不得已”,后者无此限制; 损害限度:前者要求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后者无此限制; 行为主体:前者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避免本人危险,而后者无此限制。 结 束 语 根据刑法第13条的“但书” 来加以区分 根据犯罪的构成要件来加以区分 根据排除性犯罪的条件来加以区分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犯罪的认定 授 课 人 : 刘 正 祥 汕头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 两则案例 山西太原某供热站技术人员,一连三个冬天都在纳闷:锅炉昼夜不停地加油烧,可供暖区内13栋楼的居民为啥总反映温度达不到采暖标准?供热站终于查清了缘由。原来,是某市政工程公司偷接了供热管道。该市政工程公司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一13岁的湖南少年吴某应其35岁的婶婶要求“帮忙看屋”。当晚,吴某在婶婶的逼迫和诱导下与之发生了性关系。在此后的半年内,吴某婶婶共逼迫吴某与其发生性关系达到60多次。吴某婶婶的行为能否构成犯罪? 犯罪的认定 犯罪的概念 犯罪的特征 犯罪的构成 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犯罪的概念 法律上的概念 法学上的概念 法律上的概念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刑法》第13条 法学上的概念 所谓犯罪,就是违反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法律上的概念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刑法》第13条 如何理解“但书” “不认为是犯罪”:是指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故其没有构成犯罪,不能理解为构成了犯罪但免予刑罚制裁。 例证:刑法第264条的“盗窃罪”,要求盗窃“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 犯罪的特征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惩罚性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 含义:一行为不但危害社会,而且这种危害性还必须达到严重的程度。 若一行为对社会不具危害性,就不会是犯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