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课标要求: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949—1957) 二、探索与失误 (1956-1966年)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949-1952年) 2、“一五计划”的实施 (1953—1957年)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966-1976年) 1、原因 2、表现 3、调整 3、三大改造 (1953—1956年底) 1、成功: 2、失误: (1)中共八大 (3)多快好省总路线 (2)八字方针 (4)大跃进 (5)人民公社化运动 四、合作探究: 2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949-1952年) (1)背景: 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②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 ③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原因: ——建国初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概况:交通堵塞 通货膨胀 人民生活困苦 (3)措施: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3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4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等。 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 到1952年,经过三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4)结果: (5)意义: 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1949~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 2、“一五计划”的实施 (1953—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基础薄弱,门类残缺不全 (1)背景: (2)内容: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 的初步基础; 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问题: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4)意义: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3)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②增强综 合 国力 ,尤其 是 增强国防实力 的需要。 ③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一五计划”的重工业项目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呢?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原因是什么? 分布特点:东北地区 ①东北地区临近苏联,易于接受苏联在 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援助. ②东北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煤、铁资源。 ③重工业比较发达,基础较好。 原 因 3、三大改造 (1953—1956年底)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全行业公私合营 (2)实质: 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内容 (3)意义: ①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 建立起来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内容 (2)评价 ①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确立了党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 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并未坚持下来。 (一)、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1956) 二、探索与失误 (1956-1966年) 2、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1965 (1)原 因: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2)1960年提出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3)成 效: 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大庆油田 石油工业 国防工业 (二)、探索失误 ——“三面红旗” 1、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提出: 内容: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影响: 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2、“大跃进” 评价: 主观上反映了人民要求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的良好愿望;客观上,它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表现: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3、人民公社化运动 表现: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失 误:片面追求公有化的程度,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思考:结合图片说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共同的危害? ①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