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界面现象 表面和界面(surface and interface) §9.2 弯曲界面的特性 2.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汽压——开尔文公式 3.亚稳状态及新相的生成 3.亚稳状态及新相的生成 §9.4 固体表面的吸附 答:水在两玻璃和两石蜡板间的状态如下图。对玻璃板, 附加压力Δp指向液体外部,说明液体压力P小于外压力,且两板越靠近,此压力差越大,使两板难以拉开。石蜡板的情况相反,液体压力 p 大于外压力,易于拉开。 2.如下图,在一玻璃管两端各有一大小不等的肥皂泡。当开启活塞使两泡相通时,试问两泡体 积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答:开启活塞后,大泡将变大,小泡将变小。活塞关闭时,由于肥皂泡膜 产生附加压力,Δp=p内-p外=4σ/r.泡的半径r 越小,附加压力越大, 而大、小 泡的p外是相同的,故小泡内空气压力大于大泡内空气压力。因 此打开活塞后,小泡内空气就流向大泡,导致小泡变成更大。当小泡收缩 至其半径等于玻璃管口半径时,的r最小,若再收缩,其曲率半径反而增 大。所以当小泡收缩至其曲率半径与大泡半径相等时,停止收缩。 如下图,试标出玻璃毛细管2~4中水面位置 及凹凸情况。玻璃管1水面的高度是平衡位置, 四支毛细管直径相同。 答:2管中水面只能上升到a 处,凹液面;3管中水面上升至b处,凹液 面; 4管中的水面垂直高度同1管,凹液面。 如下图,玻璃毛细管A插入水中后,水面上升高度应能超过h,因此推断水会从弯口B处不断流出,于是便可构成第一类永动机,如此推想是否合理?为什么? 弯曲表面上的蒸汽压——Kelvin公式 这就是Kelvin公式 Kelvin公式 对凸面(小液滴),r 取正值,pr p,r 越小,液滴的蒸汽压越高; 对凹面(毛细管凹液面), r 取负值, pr p, r 越小,小蒸汽泡中的蒸汽压越低。 微小晶体的溶解度 是由于微小晶体表面吉布斯函数大,因而对应的溶解度较大。小颗粒固体比大颗粒固体更易溶解 毛细凝聚现象 根据Kelvin公式,凹面上的蒸汽压比平面上小,所以在小于饱和蒸汽压时,凹面上已达饱和而发生凝聚,这就是毛细凝聚现象。如多孔硅胶及分子筛干燥剂 例题 水蒸气迅速冷却至 25℃ 时会发生过饱和现象。已知 25℃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 0.0725N·m-1 ,当过饱和蒸汽压为水的平衡蒸汽压的4 倍时试求算最先形成的的水滴半径为多少?此种水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 解: 根据开尔文公式求在此饱和蒸汽压时液滴半径: 每个小液滴的质量为: 每个小液滴所含分子数为: 例题 如果水中仅含有半径为1.00×10-3 mm的空气泡,试求这样的水开始沸腾的温度为多少度?已知100℃以上水的表 面张力为0.0589 N·m-1,汽化热为40.7 kJ·mol-1 解: 空气泡上的附加压力为Δp=2?/R,当水沸腾时,空气泡中的水蒸汽压至少等于p?+Δp,应用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可求出蒸汽压为 p?+Δp时的平衡温度,此即沸腾温度。 §9.3 溶液的表面吸附 a2是溶质2的活度,dg/da2是在等温下,表面张力g 随溶质活度的变化率。 式中G2是溶质2表面过剩,单位为mol.m-2,也称吸附量 Gibbs吸附公式 Gibbs用热力学方法求得定温下溶液的浓度、表面张力和吸附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式 1.dg/dc20,增加溶质2的浓度使表面张力下降,G2为正值,是正吸附。表面层中溶质浓度大于本体浓度。表面活性物质属于这种情况。 2.dg/dc20,增加溶质2的浓度使表面张力升高,G2为负值,是负吸附。表面层中溶质浓度低于本体浓度。非表面活性物质属于这种情况。 表面活性物质含有的亲水极性基团( 如—COOH, —OH ……等) 与憎水的非极性基团( 如碳链或环 )可表示如下: 亲水的极性集团,(如 –COOH,-CONH2,-OH等) 亲油的长链非极性基团(碳链或环) 表面活性物质分子 表面活性剂简介 在水溶液中,表面活性物质的亲水基团受水分子吸引,竭力钻入水中,憎水性的非极性基团是亲油的,倾向于翘出水面,或钻入非极性的油相,或有机溶剂相中。 ? (a)极稀溶液 (b)中等浓度 (c)吸附趋于饱和 4.表面活性物质 (1)表面活性物质的分类: 可按用途,物理性质,化学结构….分类。 表面活性物质按化学结构分类,可分为离子型与 非离子型的。溶于水后能电离生成离子的,称为离子型表面活性物质;凡在水中不能电离的,就称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物质。离子型的按在水溶液中的电性,可进一步分类。具体分类见下图: 刚看的页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