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第一章.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有机化学第一章

* * * * * * * * * 九、怎样才能学好有机化学   实际上,本书各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不同的,具体说明如下:   化合物的名称一般化合物及结构复杂的化合物名称、结构式,不要求掌握。但要学会命名方法(主要是系统命名法)。重要且简单的化合物的名称及相应的结构式则要求记住。   物理性质一般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不要求记住。但物理性质的规律(如沸点变化规律、相似相溶原理、氢键的影响等)则要求掌握。 九、怎样才能学好有机化学   结构与化学性质这是有机化学的重点。要学会分析(不是死记)分子的结构,掌握并记住分子结构的结论(如会分析苯分子的结构,掌握并记住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学会由结构特点推导出化学性质。重要的化学性质都要求掌握,能写出反应式(不是死记一些反应式)。   反应机理不作要求,但要了解。对反应机理所得出的结论要掌握。(如烷烃的自由基取代机理,不作要求,可作了解。但是,由此所推出的结论:不同级数的自由基的稳定顺序,这个结论则要掌握) 九、怎样才能学好有机化学   实例一般不作要求,但要了解,以增强兴趣,明确学习目的。   明确了各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后,接下来谈谈学习方法。实际上,学习方法不是一尘不变的。所以,很难给出一套普遍适用且完整的方法。不过,如果按如下两点则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九、怎样才能学好有机化学   第一,始终把握“结构—性质”这条主要线索进行学习。其余的重要代表物、中医药实例以及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只是为“结构—性质”这一主线服务。“结构—性质”好像树干,其余知识正如枝叶。当然,不同的授课教师在讲授这些基本的理论框架时,可能会不一样,那么,最稳当的办法,便是依授课教师的笔记进行学习、复习。   第二,多做习题是巩固和熟练基本知识的有效方法,也是应付考试得高分的必经之路。 十、成绩评定 1、出勤率 2、课堂提问和回答 3、作业完成情况 3、半期考试 4、期末考试 参 考 书 1.有机化学(第四版),曾昭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邢其毅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有机化学学习指导,朱红军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业 p10-11:2、3、6、8 *如无特别说明,每次作业需要在1个星期内完成备查 * * * * * * * * * * * * * * (1)取向力 取向力发生在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由于极性分子的电性分布不均匀,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形成偶极。因此,当两个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它们偶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二个分子必将发生相对转动。这种偶极子的互相转动,就使偶极子的相反的极相对,叫做“取向”。这时由于相反的极相距较近,同极相距较远,结果引力大于斥力,两个分子靠近,当接近到一定距离之后,斥力与引力达到相对平衡。这种由于极性分子的取向而产生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叫做取向力。 (2)诱导力 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都存在诱导力。 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由于极性分子偶极所产生的电场对非极性分子发生影响,使非极性分子电子云变形(即电子云被吸向极性分子偶极带正电的一极),结果使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与原子核发生相对位移,本来非极性分子中的正、负电荷重心是重合的,相对位移后就不再重合,使非极性分子产生了偶极。这种电荷重心的相对位移叫做“变形”,因变形而产生的偶极,叫做诱导偶极,以区别于极性分子中原有的固有偶极。诱导偶极和固有偶极就相互吸引,这种由于诱导偶极而产生的作用力,叫做诱导力。 同样,在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除了取向力外,由于极性分子的相互影响,每个分子也会发生变形,产生诱导偶极。其结果使分子的偶极矩增大,既具有取向力又具有诱导力。在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也会出现诱导力。 (3)色散力 非极性分子之间也有相互作用。粗略来看,非极性分子不具有偶极,它们之间似乎不会产生引力,然而事实上却非如此。例如,某些由非极性分子组成的物质,如苯在室温下是液体,碘、萘是固体;又如在低温下,N2、O2、H2和稀有气体等都能凝结为液体甚至固体。这些都说明非极性分子之间也存在着分子间的引力。当非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每个分子的电子不断运动和原子核的不断振动,经常发生电子云和原子核之间的瞬时相对位移,也即正、负电荷重心发生了瞬时的不重合,从而产生瞬时偶极。而这种瞬时偶极又会诱导邻近分子也产生和它相吸引的瞬时偶极。虽然,瞬时偶极存在时间极短,但上述情况在不断重复着,使得分子间始终存在着引力,这种力可从量子力学理论计算出来,而其计算公式与光色散公式相似,因此,把这种力叫做色散力。 总结以上所述,分子间作用力的来源是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一般说来,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都存在;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则存在诱导力和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与非极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