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CRT特点、性能指标、历史.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RT特点、性能指标、历史

课次7:CRT的特点、性能指标及发展历史 1. CRT的特点 1. 价格低 2. 亮度高(白场亮度) 3. 对比度高 4. 色域广 5. 分辨率高 6. 响应速度快 7. 视角宽 8. 显示板式可以灵活变化 9. 寿命长 1. CRT的特点 技术指标: 亮度——750~1000cd/m2; 对比度——1000:1; 分辨率(水平行)——400~1000; 发光颜色——全色; 视角——接近180o; 响应时间—— 0.1ms; 寿命—— 2万小时 1. CRT的特点 与FPD相比的优点: 1. 视频信号与驱动电压的指数关系(γ校正),使得CRT在不损失屏幕黑暗区域灰度的情况下,很容易达到非常高的峰值亮度,即在保持阴影区域显示细节的情况下,显示明亮图像,平板显示器则有困难; 2. CRT比平板显示器更适合显示PAL等制式的模拟广播,理论上可以显示无限灰度级;对于数字广播,CRT能够播放高于12位数字信号,而平板显示器只能处理10位左右; 3. CRT显示彩色色域宽; 1. CRT的特点 优点: 4. CRT扫描是一次一点,而平板显示器多是一次一帧,易导致拖尾现象; 5. CRT像素数可变,易于调节分辨率,且像素位置不固定,显示斜条时更平滑;而平板显示器的像素数和位置则不能变; 1. CRT的特点 与FPD相比的缺点: 1. 分辨率的均匀性较差,特别是在显示屏边缘处; 2. 对比度不够好,因相邻像素有重叠; 3. 光栅几何误差,光栅非线性和光栅畸变; 4. 会聚误差; 5. 体积大,重量重 2. CRT的性能指标 1. 像素和分辨率 分辨率—像素数 屏幕尺寸、像素大小、分辨率之间的关系计算 2. 点距和栅距 点距—点状荫罩板,两个相邻同色荧光点间的直线距离,常见:0.28mm。点距越小,显示图像越清晰,对显像管会聚性能要求越高。 屏幕尺寸、点距、像素数之间的关系计算 栅距—栅格式荫罩板,两条相邻光栅条之间的距离,常见:0.24mm。 2. CRT的性能指标 3. 场频、行频及视频带宽 场频—垂直扫描频率,Hz; 行频—水平扫描频率,kHz; 视频带宽—每秒钟电子枪扫描过的像素数,MHz。 场频、行频、视频带宽之间的关系计算 4. 刷新率 水平刷新率—行频 垂直刷新率—场频:80Hz 2. CRT的性能指标 5. 屏幕尺寸与最大可视面积 屏幕尺寸—显像管的尺寸,对角线长度,英寸 最大可视面积—显像管显示的最大图像范围 6. 色温 色温—光源光谱质量指标,因人而异 7. 亮度 亮度—荧光屏上荧光粉发光的总能量与其接收的电子束能量之比 亮度正比于电子束电流、高压及停留时间的乘积 2. CRT的性能指标 8. 对比度 最大、最小亮度之比,30:1 9. 灰度 灰度级 10. 余辉时间 11. 控制方式 模拟控制和数码控制 12. CRT涂层 各类涂层的作用 13. 环保认证标准 3. CRT的发展史 1897年,布劳恩发明CRT示波管; 1938年德国人W. Fleching提出彩色显像管专利; 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上,第一台商用黑白电视机问世; 1950年美国的RCA公司研制出三枪三束荫罩式彩色显像管,1953年完成其实用化; 20世纪60年代,玻壳由圆形发展为角矩形管,尺寸由21英寸发展到25英寸,偏转角由70o增大到90o,荧光粉由发光效率较低的磷酸盐型发展为硫化物蓝绿荧光粉和稀土类红色荧光粉; 70年代后,彩色显示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荧光屏由平面直角发展到超平、纯平,尺寸发展到主流29英寸以上,偏转角由90°增大到110°,横纵比不断增大,采用自会聚管以提高显示分辨率。 3. CRT的发展史 1958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在天津712厂诞生。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 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1982年10月份竣工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 成立。这期间我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并很快形成规模,全国引进大大小小彩电生产线100多条,并涌现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3. CRT的发展史 1985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 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