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思修第六章刑事法律制度.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刑事法律制度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犯罪 第三节刑罚 第四节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的种类 第一节刑罚的概念和原则 刑法的概念和任务 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效力范围 刑法概念 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刑事立法解释、刑事司法解释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 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 刑法简称定罪和量刑 刑法的任务 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保护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维护社会秩序 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的效力范围 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的地域效力 刑法对人的效力 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的生效时间 刑法的失效时间 刑法的溯及力 刑法的溯及力 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刑法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没有溯及力。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第二节犯罪 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构成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共同犯罪 单位犯罪 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危害统治阶级利益和社会秩序而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特征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 3、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视频 今日说法南京路黄金抢夺案 惊魂短信 二、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客体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1、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罚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指向的具体的人或物 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的区别 2、犯罪客观方面 危害行为 危害结果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危害行为 危害行为是犯罪构成的核心要件 危害行为表现为:作为和不作为 不作为在客观方面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义务,主要是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3、犯罪主体 自然人犯罪主体 单位犯罪主体 自然人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年龄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不满14周岁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8种罪应负刑事责任,其他罪行不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对未满16 周岁的人犯罪不予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自然人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能力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能力——完全精神病患者 (2)相对负刑事责任能力——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3)完全负刑事责任能力——精神完全正常的成年人 间隙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法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故意 犯罪过失 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意外事件 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案例分析 1、某甲想枪杀乙,某日晚趁乙返家途中,甲隔小河射击。由于光线不好,距离较远,甲的射击技术又不甚好,因而他对能否射杀乙没有把握,但他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并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实施了射杀行为。甲的主观心态是什么? 2、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丙可能因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分别是什么? 3、甲乙在山上玩耍,甲看见山脚下有一老人,便对乙说;“你说将这块石头推下去能否砸着那老头?”乙说“那么巧”于是,甲乙一起将石头推下山,结果将老人砸死。甲乙对老人死亡的心理态度是什么? 唐某于1998年6月7日的上午,驾驶装有5吨化肥的汽车,行至板栗乡塘田村南200米处时,与苏某驾驶的汽车相遇。因公路两侧堆着大量碎石,路面呈凹型,有效路面只有3米,双方都认为不能同时通过,被迫停车,苏某将汽车退到有效路面1/3处停放。唐某一再要求其退让,因汽车右后轮的后面0.1米处有一块大石头,不能再退让,苏某便赌气熄火下车。唐某急着要开车,并且说:反正我的车厢已烂了要大修,要挂大家挂。随后进入驾驶室,要冒险通过。苏某为阻止唐某开车,便站在自己汽车左边的脚踏板上说:你要挂就挂我,挂车不行。唐某不顾苏某的阻止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