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稻抗稻瘟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抗稻瘟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pdf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Anhui Agri.Sei.2007,35(35):11413—11415 责任编辑 金琼琼 责任校对 王森 水稻抗稻瘟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李江,黄东益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海南儋州571737) 摘要 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分子育种已经成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的重要手段。就抗稻瘟病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 辅助选择育种、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定位及克隆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水稻;抗稻瘟病;分子育种 中图分类号 Q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7)35—11413—03 Present Status 0f Molecular Breeding for Blast Resistance LI Jiang et al(College of Agronomy,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ropical Agriculture,Danzhou,Hainan 571737) Abstract Rice blast disease iS on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diseases in the world.At present.molecular breeding strategy iS extensively used to breeding rice resistant to rice blast.In this paper,the progress on the molecular breeding to Blast resistance of genetic engineering breeding,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breeding and mol~ular mapping cloning are reviewed. Kev words Rice;Blast resistance;Molecular breeding 由真菌Magnaporthe gri5eⅡ(Hebert)Barr.『无性世代: 连锁,有利于导入远缘优良基因。 PrriculariⅡgri5eⅡ(Cooke)Saee.1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最具毁 2 抗稻瘟病基因工程育种 灭性的水稻病害。选育抗病品种、利用品种抗性是防治该病 抗稻瘟病基因包括水稻自身的抗病基因和与防卫反应 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多年来,在水稻育种专家及病理学家的 有关的基因。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遗传转化技术,由于可 共同努力下,育成了不少抗病品种,在水稻生产中发挥了很 打破生殖隔离定向改造动植物而被国内外育种学家广泛关 大的作用。然而,大多数抗病品种的抗性效应只能维持2~3 注。我国对水稻的基因工程研究起步较早,转基因育种工作 年,因此如何延长品种稻瘟病的抗性周期已成为各水稻生 始于1989年,当时杨虹等_l】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 基因 产国水稻改良项目中的首要问题。自20世纪8O年代后期 导入水稻品种台梗209。这些年来,我国利用基因工程在抗 以来,随着建立在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的 稻瘟病育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 发展和应用,为稻瘟病持久抗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非常有 州农科所与吉林农业大学合作,成功地将菰的总DNA导入 用的工具。国内外在应用这一技术对稻瘟病抗性育种方面 水稻,育成抗病、高产的水稻新品种通32t2J等。中山大学生 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笔者对此进行了综述。 物工程研究中心将 c24基因转入竹籼B中,对竹转68进 1 分子育种概念及特点 行抗性鉴定表明,竹转68对93-203a菌株表现出免疫或高 分子育种即在经典遗传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遗 抗,而竹籼B表现为高感。 传学理论指导下,将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整合于经典遗传育 2.1 水稻自身的抗病基因 目前,来源于水稻的2个抗稻 种方法中,结合表现型和基因型筛选,设计培育优良新品 瘟病基因(P/-b和 n)已被克隆。Jpj=.6基因是首个在水稻 种。水稻分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