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解读选.doc
古诗词解读选
摘 要:成熟的专业工作者需要做到通、透、融。依次对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戏剧、电影、演讲、讲课,让人感动,让人向往,让人豁然开朗,让人有所延伸扩展,让人有所追求,这才无愧于自己的职责,权且称作“有事功”,做事有功效。道家叫“阳生之景”,佛家叫开悟。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熏、浸、刺、提之提。不是“载道”的直接说教,不是佛教的“绮语戒”的绮语,只是语言之能事。解读古代诗歌,就应该做到这一点;否则,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无论感觉多么良好,总是隔着一层。古人和今人本就隔着语言这层隔膜,虽说古今汉语是相通的,但是隔着久远的时间,生活环境和内容差别很大,我们无法轻易地产生相近的联想和想象。如果没有确定的标准约束我们,是很难把古代诗词解说明白的。
关键词:古诗词;境界;赏析
古代诗词,是古人在特定背景环境下,对独特感受和认识的记录。人类的进化是能力的扩大和增强,至多是纠偏,这种说法还值得商榷。但确实像地心说、日心说,到银河系、宇宙中心的认识,并非一事一理的递变优化。孔子、苏格拉底等人的见识,今天看来,有很多谬误,但更多的是对我们今天的思想和言行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是不变的真理。那些偏差,我们都加以纠正了。同样,古代诗歌已经时间淘汰了那些尘渣,流传至今的都是精华。阅读和鉴赏古代诗词,能够让我们认识到古人独特的感受和认识,拓展我们感受认识生活世界的内容,感受认识其中的精神思想情感。由于时代的差异,个人感受认识基础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感受和认识也会有相当的差异。我们对古代诗词的解说,会和作者有所不同。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并由此形成了客观标准,我们的解说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表达情感,不应该有迥然的差异。可在解读的实践中,这个差异确实是不同程度存在的。在此,我就差异的消除,?一点个人的认识和做法,希望对解读古代诗词能有一点启示。
解读古代诗词的三个境界:第一境,隔靴搔痒,似是而非。第二境,直挠止痒,水月镜花。第三境,杀毒祛痒,渐进彻底。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中的“挂”字,解为“瀑布从山上向下流淌”。就诗的词语解诗,解则解矣,不是答案,此第一境也。解为:“挂”字动感十足,表现了瀑布水向下流淌的灵动、飘逸。涉及诗歌创作的意境和效果,但止于肉体皮毛,解则解矣,仍然是无根之花,无本之木,此第二境也。如果解为“‘挂’字表达了人特殊的视觉感受,即远观瀑布,视觉模糊了瀑布和山结合的细节,只能看到白色的轮廓,像白色的绸带,垂挂在青山之上,瀑布和青山,似乎不是结合在一起的,而是后挂上去的,灵动飘逸”,其他的动词,是无法具有“挂”字的表达效果的。这样解诗,才是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才会是接近正确的解诗,此解诗的第三境也。解诗就是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逐渐达到这个境界,虽然不是直挠止痒那样立竿见影,但可以逐渐杀毒,彻底通透,从根本上解读诗词。
古诗词阅读,是所有人心中的郁结,这个病不除,关于美学的素养、关于文化素质、关于人文修养的形成和提高都是不可忍之痒。解读古诗词,在通过字词关之后,前两种解痒的方法,是所谓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自知地欺骗了自己;如果解给别人,就会不自知地欺骗了别人,贻害是从内到外、从现在到将来的。只有第三种解读,才是切实的、接近正确的,才能最大限度地进入作者的创作情境,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模仿作者的创作思维,接近作者的情感思想,理解诗词的中心主题。
秋悲的由来。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逢秋而悲、寂寥:古人应对环境的能力有限,逢秋之后就要逢严冬了,严冬是对古人生存、生命的考验和威胁,面对秋天,悲戚和寂寥是最自然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又会以行为、心理、表情甚至遗传密码的形式,烙印在下一代的下意识中,便有了“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惯性心理。还有就是经历过春生的繁荣,人的欣喜、放松,夏季的繁茂,人的自如、随意之后,秋天的凋零、萧索,人的瑟缩、拘挛,必然让人的内心产生失落、凄凉、惆怅、寂寥、悲愁的情绪来。
清代陶澹人的《秋暮遣怀》:人生天地一叶萍,利名役役三秋草。秋草能为春草新,苍颜难换朱颜好。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出门拔剑壮??游,霜华拂处尘氛少。朝凌五岳暮三洲,人世风波岂能保。 不如归去卧糟丘,老死蓬蒿事幽讨。其中的“秋风秋雨愁煞人”,则更是直接把“秋风秋雨”与人的深重悲愁连接起来,感受的基础是秋使人愁,“秋风秋雨”更使人“愁煞”。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