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内容呈现方式与呈现心态.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如《纪念碑前话百年》的情景设计是,由导游向几位游客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内容(虎门销烟、太平天国、武昌起义、五四运动、八一起义、游击战争、胜利渡江),通过一幅幅浮雕的讲解来介绍近百年的中国历史。 又如,《轻歌曼舞话友谊》的情景设计是,琳达、约翰等几位留学生到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系,通过跟舞蹈班同学座谈,来了解中国各主要少数民族及其民族节日和习俗等。 再如,《在毛泽东思想讨论会上的发言》的情景设计是,通过一位学者的发言,来介绍毛泽东思想的涵义和丰富的内容,并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的三个特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以此来达到介绍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目的。 例二:内容呈现视角新颖,呈现方式独到而有创意。例如,在几十部不同类型的教材中,有十余篇以“孔子”为题的课文,但大都章法相仿:先是孔子的出生地、生卒年、生平简介,然后是一条条介绍孔子的代表性观点;或者通过师生对话来解释孔子的主张。其中《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十四课《采访孔子》就显得别具一格。课文首先对孔子的成就做了简单地概括,接着写道: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孔子,我们的记者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对孔子进行了“采访”。下面请听记者和孔子的“对话”。 记者:孔先生,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能和您聊一聊。能不能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特别是您从小的生活和学习经历。 孔子:好,我是鲁国人,老家在泰山南边的曲阜。…… 其实,整个课文的内容跟别的教材的“孔子”课文都差不多,但别的课文或是平铺直叙,或者是“隔墙对话”(师生问答),显得呆板、俗套。《采访孔子》让记者穿越时空隧道,亲自跟孔大圣人直接“对话”,这就显得生动有趣、亲切自然,课堂教学也会有真切感。 例三:要考虑教材跨文化教学的属性,要注意从学习者的视角来衡量内容取舍和表述方式。(李泉,2010)在这方面有的课文就值得商讨。例如,2005年出版的一本综合教材中,有篇课文选自一位著名学者的文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课文中有这样的话: “事实上,在今天,西方文化已经呈现出强弩之末的样子。具体表现就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世界,出现了很多威胁人类生存的弊端,比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全球气温变暖,淡水资源匮乏、森林被过度砍伐、江河湖海受到污染、动物物种不断灭绝、新疾病频繁出现等等,所有这些都威胁着人类的发展甚至生存。” “21世纪应该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东方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当然取代并不意味着消灭,准确地说,应该是在过去几百年来西方文化所达到的高度上,用东方‘天人合一’的综合思维方式,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也可以称为‘东西文化互补论’。” 前后两段话中诸如“西方文化已经呈现出强弩之末”、“东方 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等内容,可能是个 重要的预言或构想,也可能揭示或预示了某些事实。可是,作 为对外汉语教材的内容就可能不太合适,因为两段话不符合 “不炫不贬”的文化选择和表述原则。前一段话贬损、指责的 味道太浓,后一段话炫耀、自美的色彩鲜明,两段话的观点可 能都过于绝对。文中还赞美中国“天人合一”的东方思维模式 和中医的整体观念,排斥西方的“分析型”思维模式和西医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这种好恶鲜明的对比呈现法 也不符合跨文化教学的要求。我们甚至担心如果遇到一些个性 强的西方学生,课堂上不仅很难“跨文化”,反而可能造成文 化的“对立”和“冲突”,或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尴尬与 不和谐。汤一介(2010)指出:当今的世界是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过去‘西 方中心论’已经错误了,现在‘东方中心论’,不是重复过去的错误码?所以我不 大想用实力、崛起等词汇来讲文化问题。大家都在平等互助中发展,不是更好吗? 四 文化内容的呈现心态 4.1 文化内容呈现心态回顾 以往我们对文化内容的呈现,虽然不少教材前言中都表示“尽可能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文化”,但从实际内容选择和表述来看,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神情”来看,实际上存在着“展示”和“弘扬”中国文化两种心态。③ 1)展示心态。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意在向学习者展示中国特有的文明,独特的文化。所以,许多教材文化内容的选取角度和目标是找中国特色、找代表性的元素。于是,茶文化、酒文化、八大菜系、烤鸭、京剧、故宫、汉字、书法、瓷器、端午、春节、婚俗、礼俗、龙、熊猫、孔子、屈原、诸葛亮……。 应该说,这种展示心态并没有什么错,这些内容确实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但是,仅仅津津乐道于此,一味追求和寻找中国特有、中国特色、独有文明、独有文化的做法,并不一定就好。 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可能造成生词过多过偏,课文过难,对学习者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掌握效果欠佳。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可能造成中国“奇特、神秘”甚至“陈旧、落后”的印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