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宋:封建文化的精致与成熟 北宋的历史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元960年到998年,它包括宋太祖和宋太宗两朝。这是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阶段,也是加强封建皇权专制统治的阶段。北宋中央与原来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和斗争,是主要矛盾。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宋消灭了北汉,统一的规模基本奠定下来。宋、辽之间的战争直接影响政治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第二阶段从998年至1085年,它包括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这一阶段,社会危机加深,为了缓和矛盾、解决危机,有各种改革和变法。重要的有仁宗朝的庆历新政,神宗朝的王安石变法。社会变革进入到高潮。在周边地区,北宋与辽的斗争缓和下来,和西夏的矛盾又突出起来。 第三个阶段从1085年至1127年北宋的灭亡,是哲宗、徽宗、钦宗三朝。北宋后期,女真族兴起并建立金国,很快成为北宋的主要敌人。北宋和金的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的矛盾。王安石变法失败导致社会矛盾的进一步的发展。金人两次南下,北宋灭亡。 南宋历史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从1127年到1224年,也就是高、孝、光、宁四朝是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南宋在同金人的对立斗争中,从动荡不安到相对的稳定下来。但是南宋人们希望“中兴”,恢复中原,最终却成为泡影。金朝在世宗时出现盛世局面,章宗朝是“盛极衰始”,很快地衰落下去。 南宋的第二个阶段从1224年至1279年南宋的灭亡。从宋理宗开始,南宋进入衰亡的阶段。1227年、1234年,西夏与金先后灭亡。由于蒙古的兴起,宋与蒙古的矛盾成为影响南宋后期发展的主要矛盾。南宋政府更加腐朽,南宋军民的抗蒙斗争受到压抑、破坏。南宋的灭亡、元朝建立,一个空前的大帝国出现了。一方面是民族压迫的加剧,一方面是民族新的组合。中国的历史进入另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一、理学 周敦颐素来被看作是理学的开山祖师。所谓宋明理学的主题即“心性义理”的提出主要还是周敦颐的贡献。 所谓 心性义理 主要是指性命道德问题,它既是宋明儒学的主题,也是整个儒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孟子和乃师子思,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们并没有就这些问题展开充分的论证。 和周敦颐在理学中的地位相当的还有张载。举凡对理学有所推崇的后世儒者,大都极为推崇张载。他的著作也一直被视为理学的经典著作。尤其是他的《西铭》、《东铭》和《正蒙》,是他的代表作,可以视为理学的经典作品。张载是理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在宋明理学奠基者的名列中,除了周敦颐、张载之外,应该提到的还有邵雍。邵雍的思想贡献主要在于宇宙本原及其演化规律的探讨上。其《皇极经世》一书据 物理之学 敷衍铺陈,创造成 洞彻蕴奥,汪洋浩博 的象数学,尤其是他以元、会、运、世之数推演天地运化终始、治乱兴衰时节等,都对后世儒学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经过周敦颐、张载、邵雍等人的共同努力,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便大体形成。而理学作为一种典型的形态正式形成,还要归功于 洛学 的兴起。洛学是宋明理学中的重要学派,由程颢、程颐兄弟二人所开辟。 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 程颢认为,理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趋势, 理者,天也 言天之自然者,谓之天道 ;对于 道 与 器 ,则认为 器亦道,道亦器 ,将道视为无始无终的万物主宰。强调 天人本无二 ,人心与万物不可分,人心本无内外,天地万物皆与我浑然一体。 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 朱熹认为,“理”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的根据,它本身是一个超时空、超动静、唯一的、绝对的存在。朱熹又认为,理派生万物离不开“气”这个中间环节,宇宙之内有理也有气,理气相依而不能相离。由于有了“气”这个范畴,使得朱熹的哲学包含了一些合理因素,但他毕竟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如果穷究理与气即精神与物质的先后本末,他便明确地肯定“理在先、气在后” 心性理欲论 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去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 朱熹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讲学授徒,著书立说。他凝毕生心血于儒家经典的注释与阐发,于《四书》、《五经》用力最勤,集后期儒学之大成,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建立了一个中国古代最庞大、最完整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官方哲学的正宗,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