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暴发害虫——二点委夜蛾的识别、危害与防控.ppt

新暴发害虫——二点委夜蛾的识别、危害与防控.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3月 属鳞翅目夜蛾科,学名Proxenus lepigone (Moschler)] (异名thetis lepigone), 体长10—12mm,灰褐色,前翅黑灰色,上有白点、黑点各1个。后翅银灰色,有光泽。 老熟幼虫体长14—18mm,最长达20mm,黄黑色到黑褐色;头部褐色,额深褐色,额侧片黄色,额侧缝黄褐色;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到胸节消失,各体节背面前缘具有一个倒三角形的深褐色斑纹;气门黑色,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下线白色;体表光滑。有假死性,受惊后蜷缩成C字形。 二点委夜蛾与几种地老虎特症对比 不同幼虫 身长 (cm) 颜色 外表特征 危害习性 二点委夜蛾 2.0左右 灰褐色和黑褐色 体背侧线黑色,胸节无此线 咬食根或蛀食茎基部,使幼苗萎蔫或倒伏 小地老虎 4.1-5.0 灰黑色 密布明显的大小颗粒 从地面咬断幼茎 大地老虎 4.1-6.1 黄褐色 多皱纹,颗粒不明显 从地面咬断幼茎 黄地老虎 3.3-4.3 淡黄褐色 多皱纹而淡,有不明显的颗粒 从地面咬断幼茎 老熟幼虫入土做一丝质土茧包被内化蛹,蛹长10毫米左右,化蛹初期淡黄褐色,逐渐变为褐色。 卵馒头状,上有纵脊,初产黄绿色,后土黄色;直径不到一毫米;卵单产在麦秸基部;单头雌蛾产卵量可达数百粒 。 幼虫主要从玉米幼苗茎基部钻蛀到茎心后向上取食,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孔洞,钻蛀较深切断生长点时,心叶失水萎蔫,形成枯心苗;严重时直接蛀断,整株死亡;或取食玉米气生根系,造成玉米苗倾斜或侧倒。 幼虫危害形成的孔洞 在玉米3-6叶期蛀食玉米茎基部,形成3-4 mm圆形或椭圆形孔洞,造成植株心叶萎蔫枯死。 在2-3叶期,咬成小的孔洞,或将尖部咬断,或将茎基部咬断致倒伏。 在玉米7一10叶期,咬食玉米次生根或主根,造成倒伏,严重者枯死。 地老虎危害形成的倒苗 地老虎大龄幼虫直接咬断幼苗基部,而二点委夜蛾很少有此现象,多形成孔洞。 麦茬多的田块虫量大 二点委夜蛾在国外一年发生2代。在国内,根据在河北省中南部的初步观察,基木上也是1年发生2代。 6月中旬是越冬代成虫高峰,幼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为害夏播玉米幼苗,此期是防控的关键时期。 7月中旬出现第1代成虫高峰。 8月下旬至9月下旬仍可见蛾,但数量较少。在玉米田很少看到第2代幼虫集中为害。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藏在麦秸、枯草下,或玉米叶背,或土缝间,夜间活动。 成虫喜于麦秸较多的玉米田活动,将卵散产于麦秸上、麦秸下土表、玉米苗基部和附近土壤,卵期3-5 d,孵化后的幼虫躲在玉米根际还田的碎麦秸下或2-3 cm的土缝中为害玉米苗,1株少则有虫1-5头,多则20头以上。麦秆较厚的玉米田发生较重。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调查,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虫源分布广泛。在麦茬夏玉米区大部偏重发生,河北南部、山东中南部、河南中北部麦秸覆盖度高的田块大发生,发生面积3000万-4000万亩。若幼虫发生高峰期与玉米苗期吻合,将对夏玉米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河北等地6月中旬达发生盛期。幼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夏玉米。一般顺垄为害,有转株为害习性;有群居性,白天喜欢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或在2cm左右的土缝内为害玉米苗。 为害寄主除玉米外,也为害大豆、花生,还取食麦秸和麦糠下萌发的小麦籽粒和自生苗 。 省份 见越冬虫源区域 虫源分布作物种类 虫口密度(头/m2) 河北 7市91县 玉米、棉花、甘薯、大豆、花生、桃园、苹果园、梨园和蔬菜田 一般0.1-1头,平乡县玉米田达4.2头 山东 8市 玉米、花生、棉花、果园、蔬菜 0.1-0.7头 河南 5市 玉米、花生、甘薯、豆类 0.1头 江苏 1市2县(区) 玉米、南瓜、杂草、麦秸 0.38-1头 安徽 2市3县(区) 玉米、大豆、棉花、甘薯 0.01-1.07头 山西 2市2县(区) 玉米、大豆 0.03头 农业防治: 1、麦收后播前使用灭茬机或浅旋耕灭茬后再播种玉米,即可有效减轻二点委夜蛾危害,也可提高玉米的播种质量,苗齐苗壮。 2、及时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清除麦茬和麦秆残留物,减少害虫滋生环境条件;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虫能力。 化学防治:幼虫三龄前防治,最佳时期为出苗前(播种前后均可)。 1、撒毒饵。亩用4~5kg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与兑少量水的90%晶体敌百虫,或48%毒死蜱乳油500g拌成毒饵,在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 2、撒毒土。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5公斤细土,早晨顺垄撒在玉米苗边,防效较好。 3、灌药。(1)随水灌药,用48%毒死蜱乳油1kg/亩,在浇地时灌入田中。(2)喷灌玉米苗,可以将喷头拧下,逐株顺茎滴药液,或用直喷头喷根茎部,药剂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