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方案选择和平原区山岭区选线.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义:选线是在路线起终点之间的大地表面上,根据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使用任务和性质,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 一、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 影响道路的主要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及植物覆盖等。 1)平原、微丘地形 (1)平原,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3°以内。 (2)微丘地形指起伏不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以下,设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 (3)河湾顺适,地形开阔且有连续的宽缓台地的河谷地形。河床坡度大部分在5°以下,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沿河设线一般不受限制,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 2)山岭、重丘地形 (1)重丘地形:指连绵、起伏的山丘,具有深谷和较高的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0°以上,路线平、纵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2)山岭地形:指山脊、陡峻山坡、悬崖、峭壁、峡谷、深沟等。地形变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大部分在20°以上。路线平、纵、横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3)高原地带的深侵蚀沟,以及有明显分水线的绵延较长的高地。地面自然坡度多在20°以上。 气候情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面水的数量、地下水位高度、大气降水量及其强度和形态、路基水温状况、泥泞期、冬季积雪和冰冻延续期。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施工期限和条件。 3.水文及水文地质:水文情况决定排水结构物的数量和大小,水文地质情况决定了含水层的厚度和位置、地基或路基岩层滑坍的可能性。 4.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决定地基及路基附近岩层的稳定性,确定有无滑坍、碎落和崩坍的可能;同时也决定土石方工程施工难易和筑路材料的质量。 5.土质:土是路基与路面基层的材料,它影响路基形状和尺寸的决定,也影响着路面型式和结构的确定。 6.植被情况:地面的植物覆盖影响暴雨逞流、水土流失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路基土壤的水理和热理状况。 (1)路线长度 (2)线形标准、技术指标 (3)占地面积 (4)工程数量:土石方、路面、桥涵、挡土墙、防护工程 (5)材料用量:钢材、水泥、木材 (6)劳动力:数量、来源 (7)工程总造价。 第二节 不同地形条件的道路选线 2、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 2、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 2)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 3)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 4)注意土壤水文条件 二、 山岭区选线 一)沿河(溪)线 (一)路线布局 (一)路线布局 (一)路线布局 2.路线高度 2.路线高度 高线的优点: 3.跨河地点(桥位选择) 3.桥位选择 (3)在与路线接近平行的顺直河段上跨河,桥头引道难以舒顺,应尽量避免。 (3)在与路线接近平行的顺直河段上跨河,桥头引道难以舒顺,应尽量避免。 3.桥位选择 (二)几种河谷地形条件下的选线 (二)几种河谷地形条件下的选线 二)越岭线 定义:沿分水岭一侧山坡爬上山脊、在适当地点穿过垭口,再沿另一侧山坡下降的路线,称为越岭线。 越岭线的关键问题:克服高差。 选线的控制因素:路线纵坡度。路线的长度和平面位置 均由纵坡控制。 设两控制点高差为H,则路线长度为: 1.垭口位置选择:基本符合路线走向 2.垭口标高选择:标高较低的垭口 3.展线条件选择: 4.垭口的地质条件选择: (二)过岭标高的选择 1.浅挖低填: 适用:过岭地段山坡平缓,哑口宽而厚的地形 2.深挖垭口 适用:垭口比较瘦削时。 3. 隧道穿越 适用:当垭口挖深在20~25m以上,特别是垭口瘦薄时。 定义:展线是在两控制点间采用某种方式延长路线长度,以减小纵坡度的过程。 展线方式: 主要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三种: 1)自然展线 自然展线是以适当的坡度,顺着自然地形,绕山咀、侧沟来延展距离,克服高差。 2)回头展线:克服高差 利用有利地形设置回头曲线进行展线。 回头曲线:偏角等于或大于180°。 3)螺旋展线:某处集中提高或降低一高度 不可避免时应设置斜桥、修改桥头线形或布置一段弯桥。 路线跨支流的桥位选择:(1)从支河(沟)口直跨 (2)绕进支沟上游跨越 按路线与河流的关系:跨主流(跨河换岸) 跨支流 1.开阔河谷 1)沿河岸;2)靠山脚;3)直穿田间(一般不宜采用) 1.开阔河谷 1)沿河岸;2)靠山脚;3)直穿田间(一般不宜采用) 2.河道弯曲、狭窄的河谷 1)沿河岸自然地形,绕山咀、河弯布线。 2)取直路线。遇河弯,则两次跨河或改移河道; (二)几种河谷地形条件下的选线 1.开阔河谷 1)沿河岸;2)靠山脚;3)直穿田间(一般不宜采用)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