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数学课室中应用建构反应题进行形成性评量之研究-台湾数学教育学会.PDF

数学课室中应用建构反应题进行形成性评量之研究-台湾数学教育学会.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课室中应用建构反应题进行形成性评量之研究-台湾数学教育学会

期刊網址:http://tame.tw/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74 胡詩菁 、鍾靜 (2015 )。 數學課室中應用建構反應題進行形成性評量之研究 。 臺灣數學教師 ,36 (2 ),26-48 。 數學課室中應用建構反應題進行形成性評量之研究 胡詩菁 1 鍾靜 1 1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 近年來,關於評量的研究日漸重視課室形成性評量對於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影響。而建構反 應題的題型設計不但可以幫助老師更容易了解學生的思維,提供適性的指導,更可以充實數學 學習的內涵。本文探討國小教師以建構反應題於四年級數學課室進行形成性評量之實施歷程, 目的在了解教師在課室中如何使用建構反應題,以及建構反應題對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助 益 。 關鍵詞 :形成性評量、建構反應題 、數學課室評量 通訊作者:胡詩菁 ,e-mail :shyjing@.tw 收稿:2015 年5月 26日;接受刊登: 2015 年8月 6日。 秦爾聰、劉致演、尤昭奇 建構反應題之形成性評量 27 壹、前言 2000 年《學校數學原則和標準》將評量列為六個原則之一,認為「評量應該要能促進學習 數學重要內容,以及提供教師和學生有用的資訊。」(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NCTM], 2000, p.22 );評量之於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近年來,評量理論受到教學與課 程理論的影響,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評量也因而轉向課堂脈絡的評量 (江文慈,2007) 。相較於 大型評量,課室評量具有持續更新、動態歷程、立即回饋等特性;而不同功能的課室評量系統 也成為新的評量趨勢 (鍾靜、陸昱任,2014 )。 評量方式雖然非常多元,但以傳統紙筆測驗最為方便,因此廣為大多數老師使用。不過傳 統紙筆測驗不僅題數多,題型的設計也難以看出學生解題思維過程,因而測驗結果也比較無法 判斷學生學習的迷思概念,進而給予學生適性的幫助。臺北市國民小學數學科基本能力檢測從 民國96 年起引入「建構反應題」(constructed response item ),增加非選擇題型,以評量學生學 習成果,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由此可知,建構反應題能夠提供較多的學生學習訊息,促使教師 做出較佳的教學決定,真正幫助學生學習。 若在課程單元進行時,以適合的建構反應題進行課室評量,由於題型設計與答題要求,理 應較能了解學生解題困難與答題迷思,進而給予學生最有效能的指導。本文為教師探索數學教 學現場以建構反應題進行課室形成性評量的實施歷程,目的在了解教師在課室中如何使用建構 反應題,以及建構反應題對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影響。期待藉助不同的題型,改善筆者多年 來數學課室缺乏評量的窘況,間接提升學生學習表現 。 貳、建構反應題與形成性評量 數學課室評量方式非常多元,評量的形式更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數學課室進 行評量活動,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那麼挑選合適的評量題目也就非常重要,值得教師深 思與探討。 一、形成性評量的內涵 教學評量若依據教學歷程前後順序和評量目的來考慮,教學評量可區分為:安置性評量、 形成性評量、診斷性評量和總結性評量 (余民寧,2011 )。這四種評量是教師在教學中經常使用 的四種課室評量方式,因為評量目的不同,使用時機也各異。其中,形成性評量已被證實對於 學生學習有顯著影響 (Wylie Lyon, 2009; Shepard, 2000 ),應是教育現場的老師可以多加著墨 28 臺灣數學教師 第35 卷第2 期 的評量方式。 形成性評量是一種強調在教學過程中的評量方式,它落實於日常教學之中,評量的範圍小, 可能只是一個概念而已,卻可以提供立即性的資訊,讓教師清楚了解個別學生的學習狀況;這 些訊息不但提供回饋給教師,也同樣的提供回饋給學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