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苏省第55次品审会鉴定通过品种公告-江苏农业网.DOC

江苏省第55次品审会鉴定通过品种公告-江苏农业网.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第55次品审会鉴定通过品种公告-江苏农业网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公告 第12号 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14年5月5日在南京召开了第五十五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鉴定通过了20个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现公告如下: 一、大麦:扬农啤10号、苏啤7号。 二、甘薯:苏薯21号、苏薯22号。 三、高粱:中科甜3号、中科甜4号。 四、甜叶菊:中山5号、江甜2号。 五、菊芋:南菊芋9号。 六、秋葵:苏秋葵1号、苏秋葵2号、苏秋葵3号。 七、萝卜:南热红3号、伏红1号、红瑞、夏红2号、夏白1号、南热白4号、伏优1号、夏圆白。 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品种的适宜种植范围依法做好宣传、示范推广和技术指导工作。 附件:江苏省第五十五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鉴定通过 的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介绍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2014年6月17日 附件: 江苏省第五十五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 鉴定通过的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介绍 一、大麦品种 1、扬农啤10号 (一)鉴定编号 苏鉴麦201401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苏B0901”,由扬州大学农学院以苏引麦3号/扬农啤5号杂交,于2010年育成,属春性二棱皮大麦品种。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大麦产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10~2012年度参加江苏省大麦鉴定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28.9公斤,比对照扬农啤5号增产3.7%。2012~2013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9.7公斤,较对照增产11.2%。 幼苗半直立,叶色绿,叶片较大。幼苗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抗寒性一般。株型较紧凑,耐肥抗倒性较好。穗层整齐度较好,穗型较大,熟相较好。两年鉴定试验平均:生育期204天,成熟期与对照相当。株高80.6厘米,每亩有效穗53.5万,每穗粒数23.8粒,千粒重40.8克。经扬州大学农学院大田自然毒土鉴定,高抗大麦黄花叶病。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淮南地区适宜播种期为10月底至11月10日;淮北地区适宜播期10月25日至11月初。 2、合理密植。每亩基本苗15万左右。 3、肥水管理。一般亩施纯氮18公斤左右,基肥、苗肥、拔节孕穗肥比例以7∶2∶1为宜。配合使用磷、钾肥。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 4、病虫草害防治。苗期注意除草,后期注意赤霉病和蚜虫的防治。 5、适时收获。在腊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及时收获。 2、苏农啤7号 (一)鉴定编号 苏鉴麦201402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盐02173”,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盐95139/单二杂交,于2010年育成,属春性二棱皮大麦。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大麦产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10~2012年参加江苏省大麦鉴定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23.0公斤,比对照扬农啤5号增产2.3%。2012~2013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8.3公斤,较对照增产6.1%。 幼苗半直立,叶色绿,幼苗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抗寒性较好。株型较紧凑,耐肥抗倒性较好,穗层整齐度较好,穗型中等,熟相好。两年鉴定试验平均:生育期204天,抽穗期较对照迟3天,成熟期与对照相当。株高79.6厘米,每亩有效穗49.9万,每穗粒数24.5粒,千粒重40.2克。经扬州大学农学院大田自然毒土鉴定,抗大麦黄花叶病。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淮南地区适宜播种期为10月底至11月10日;淮北地区适宜播期10月25日至11月初。 2、合理密植。每亩基本苗16万左右。 3、肥水运筹。施肥采用“前促、中控、后补”原则。在中等肥力基础上,一般亩施纯氮12.5~15公斤,其中基肥占70%,追肥占30%左右。配合使用磷、钾肥。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 4、病虫草害防治。播种前防止黑穗和条纹病;苗期注意除草,中后期注意白粉病、赤霉病、蚜虫、黏虫等病虫害防治5、适时收获。在20%的麦穗弯曲时,即可收获,脱粒入仓。 二、甘薯品种 1、苏薯21号 (一)鉴定编号 苏鉴薯201401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宁26-2”,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Palmarep为母本,苏薯12为父本,经杂交选育,于2010年育成,属兼用型品种。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甘薯产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11~2012年参加省鉴定试验,两年平均鲜薯亩产2174.8公斤,比对照苏渝303增产7.3%;薯干亩产583.9公斤,比对照苏渝303增产9.8%。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亩产1909.9公斤,比对照苏渝303增产2.7%;平均薯干亩产528.3公斤,比对照增产13.4%。 顶叶浅褐色,茎绿色,叶脉绿色,叶片心形,蔓较长,分枝9个左右。栽插后发根还苗较快,生长势较强。结薯集中,单株平均结薯数4个左右,薯块下膨纺锤形,外观光滑整齐,商品性好。薯皮淡黄色,薯肉白色,熟食味较好,为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