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次传导通路(二).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九次传导通路(二)

第十九次  传导通路(二) 实习内容和方法 四、听觉传导通路 螺旋器 螺旋N节 五、运动传导路: (一)锥体系 中央前回和中央 旁小叶前部                          ﹤                           皮质脑干束和皮质脊髓束的上N元对下N元的控制,只有面N核(下群细胞)、舌下N核和四肢肌的脊髓前角运动核团等三部分是受对侧上N元支配,其它部分下N元都受双侧上N元都受双侧上N元支配,所以当一侧上N元发生障碍时,只有对侧的眼裂以下的表情肌、舌肌和上下肢肌瘫痪,其它部位的肌肉无明显障碍。 联系:锥体系各部(皮质部、内囊部、脑干部、脊髓部)损伤特点。锥体系上、下N元损伤后的不同表现。上N元交叉前、后和下N元三者在不同部位损伤时,病灶侧别与其所支配的肌肉障碍侧别的关系。 (二)锥体外系 纹状体黑质和新小脑 —————————→新纹状体—→苍白球————→网状结构 ↑↓ ∣ 黑质 ∣ 大脑 ↑↓ ↓ 额叶←———— ←———小脑上脚———→红核 皮质 ↑ 齿状核 ↑ ————皮质脑桥束—→脑桥核—→小脑中脚—→对侧小脑半球 2、锥体外系至运动神经元的通路 皮质—网状—脊髓束 皮质—红核—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复习思考题 实习内容与方法 一、脊髓利用和脊髓被膜离体标本、脊柱北侧剖开的脊髓标本以及颅底和颅盖标本示教和观察以下形态结构: (一)脊髓的被膜 1、硬脊膜:上、下界、硬膜外腔。 2、脊髓蛛网膜:注意民蛛网膜与软膜的区别。蛛网膜衬在硬膜内面,薄而透明;软膜紧贴于脑、脊髓表面,与实质不易分开,并深入脑和脊髓的沟裂中。蛛网膜下腔,终池。 3、软脊膜:齿韧带 (二)脑的被膜 1、硬脑膜:硬脑膜与硬脊膜不同,它和骨膜合为一层。注意脑膜脉窦相互间的联通关系。 隔 幕:大脑镰、小脑幕切迹、鞍隔。 硬脑膜形成结构 静脉窦:上矢状窦、下矢状窦、岩下窦、海绵窦、直窦、窦汇、横窦、乙状窦 2、蛛网膜: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池(小脑延髓池、桥池、脚间池、交叉池)蛛网膜颗粒。 3、软脑膜: 二、脑的动脉 利用脑动脉标本、脑浅静脉标本以及脑血管模型示教和观察以下主要形态结构。 (一)脑内动脉 1、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走行分布以及前后交通动脉和脉络丛前动脉。 2、椎动脉一基底动脉:脊髓动脉、小脑(上、下前、下后)动脉、迷路动脉、脑桥动脉,大脑后动脉。重点观察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下后动脉的走行分布。 3、脑底动脉环(Willis环):组成、位置。 大脑半球的动脉分支入脑大致可分为三类:①皮质支②中央支(在动脉环附近分出)③参与构成脉络丛。 (二)脑的静脉:不与动脉伴行。 浅静脉:注入邻近的硬脑膜窦。 深静脉:大脑大静脉。注入直窦。 三、脊髓的血管 椎动脉: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 节段性动脉: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脊髓动脉。 2、脊髓的静脉 四、脑脊髓液及其循环途径 利用脑正中矢状断标本和脑脊液循环模式图建立脑脊液循环途径的立体的系统概念。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室间孔→第三脑室(本室脉络丛也产生脑脊液)→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本室脉络丛也产生脑脊液)正中孔 复习思考题 1、下列部位损伤,临床上可能产生哪些感觉或运动障碍?   ①脊神经的后果、前根。 ②脊髓的前角。 ③脊髓的后索、侧索。 ④右侧丘脑。 ⑤右侧内囊部。 ⑥右侧大脑半球。,(中央后回上2/3,中央后回下1/3) 2、视觉通路的下列部位损伤,视野缺损情况如何?为什么?(联系瞳孔反射) ①左侧视神经 ②视交叉(外侧部和中央部) ③左侧视束 ④左侧枕叶视中枢 3、病员王××,男5岁。在一次高烧后发现左下肢不能活动。两个月以后检查结果如下: (1)头、颈两上肢及右腿活动良好 (2)左下肢肌肉瘫痪,关七不能运动,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 (3)左膝跳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 (4)全身浅、深感觉完全正常。 试分析病变损坏了什么,在部位,在哪一侧,症状发生的原因。 4、患者××,男46岁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