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轮胎的回正力矩——侧偏角特性的数值解并绘制曲线1.doc

求轮胎的回正力矩——侧偏角特性的数值解并绘制曲线1.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求轮胎的回正力矩——侧偏角特性的数值解并绘制曲线1

题 目 某轮胎额定载荷,在此载荷作用下附着系数,侧偏刚度,转折系数。该轮胎半径,接地印迹长度,载荷在印迹上的分布为抛物线,沿宽度分布为常数。设侧向力~侧偏角的关系为 式中,,是侧偏角。 忽略轮胎侧向变形产生的附加回正力矩的情况下,求 回正力矩——侧偏角特性的解析解与数值解,并绘制曲线。 设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为,此时垂直压力沿印迹方向的分布为 求解此时的回正力矩——侧偏角特性的数值解并绘制曲线。 解 答 第一个问题解答 求轮胎印迹上的垂直力分布 由于轮胎印迹上的垂直力分布沿宽度分布为常数,可以把所给的载荷在印迹上的分布函数理解为单位长度上的垂直力分布,如下 (1-1) 由该分布规律可以求的总的垂直力 (1-2) 将(1-1)式代入(1-2)式,可得, (1-3) 考虑到实际情况下, (1-4) 由(1-1)(1-4)式可以得到 (1-5) 由(1-3)(1-5)式联立求解得, 则载荷在印迹上的分布为 (1-6) 求侧向力分布 设印迹上各点处沿轮胎的宽度方向的侧向力的合力,在不超过该处的最大允许侧向力沿轮胎的宽度方向的合力时,从轮胎的接地印迹前方到后方成线性分布,如图(1)中的直线A所示()。 图 1. 侧向力分布模型图 设直线A与抛物线B()交于C点(此时),则 (1-7) 由此假设可以得到下面的各点处沿轮胎的宽度方向的侧向力的合力公式, (1-8) 则总的侧向力为 (1-9) 将(1-6)(1-8)式代入(1-9)式,可得 (1-10) 已知有如下侧向力公式 (1-11) 式中, (1-12) 由(1-7)(1-11)代入(1-10)式可得, (1-13) 从(1-12)(1-13)式可以求得 (1-14) 将(1-14)式代入(1-7)式,即可求得。 求回正力矩 通过上面的分析计算求得侧向力分布如下 (1-15) 由此可得回正力矩如下 即 (1-16) 上式中,如(1-14)式所示。 数值求解结果 数值计算的算法步骤如下: 给定题目中用到的常数和求解的侧偏角范围(0~600)和步长; 用非线性方程求解方法求解方程(1-13)式; 计算回正力矩(1-16)式; 输出计算结果(侧偏角,侧向力,回正力矩等); 用matlab软件设计程序,计算结果如下图2-4所示。程序见附录1。 图 2. 临界侧向滑移点的位置 图 3. 侧向力随侧偏角的变化 图 4. 回正力矩随侧偏角的变化 第二个问题 求轮胎印迹上的垂直力分布 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为,此时垂直压力沿印迹方向的分布为 (2-1) 则,和第一个问题同理,由下面的关系, (2-2) (2-3) 可得, (2-4) 由已知的滚动阻力特性可得, (2-5) 将(2-4)代入(2-5)可求得 (2-6) 将(2-6)式代入(2-4)式可得 (2-7) 求侧向力分布 利用和第一个问题相同的侧向力模型假设,可得 (2-8) 设直线A和曲线B 交于点C(此时),则可得下面的方程, (2-9) 由于,结合图形分析,则(2-8)式可以写成 (2-10) 总的侧向力为 (2-11) 将(2-10)式代入(2-11)式,可得 (2-12) 已知有如下侧向力公式 (1-11) 式中, (1-12) 由(1-11)(2-9)式代入(2-12)式可得, (2-13) (2-14) 式中,为某一个确定的函数关系。 将代入(2-9)式,即可求得。 求回正力矩 通过上面的分析计算求得侧向力分布如下 (2-15) 由此可得回正力矩如下 即 (2-16) 式中,如(2-14)式所示。 数值求解结果 数值计算的算法步骤如下: 给定题目中用到的常数和求解的侧偏角范围(0~600)和步长; 用非线性方程求解方法求解方程(2-13)式; 计算回正力矩(2-16)式; 输出计算结果(侧偏角,侧向力,回正力矩等); 用matlab设计程序,计算结果如下图5-7所示。程序见附录2。 图 5. 临界侧向滑移点的位置 图 6. 侧向力随侧偏角的变化 图 7. 回正力矩随侧偏角的变化 附录 数值计算第一个问题的matlab程序 主程序 clear all; format long; Fz=8000;uy=0.8;K=8100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