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原理-第五章-液相传质步骤动力学-2015修订.ppt

电化学原理-第五章-液相传质步骤动力学-2015修订.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化学原理-第五章-液相传质步骤动力学-2015修订

真实条件下,稳态对流扩散电流: 稳态对流扩散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 (5.15) (5.16) 对流扩散的特征: (a) (b) (c) (d) 与搅拌强度有关、扩散控制判据 受溶液粘度影响 电极表面位置 扩散层厚度 (5.15) 1、旋转圆盘电极表面液层的扩散条件 2、旋转圆盘电极的扩散动力学规律 3、旋转圆环--圆盘电极 由 知 而旋转圆盘电极上各点的切向速度: 所以: 有: 即:旋转圆盘电极上各点的扩散层厚度与y值无关。 导线 如果转速为: 角速度为: 通过计算可得扩散层厚度: 则扩散动力学规律: (5.17) (5.18) (5.19) 控制盘电极和环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研究电极过程的中间产物。 计算反应电子转移数 1、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迁移现象 2、电迁移对扩散电流的影响 3、电迁移对扩散过程影响的规律 电迁移作用和扩散作用叠加。 电迁移作用和扩散作用抵消。 电迁流量: 扩散流量: 电迁流量: 扩散流量: 总传质流量: 总传质流量: 离子淌度 (5.25) (5.24) 用电流密度表示: 由 且 通过推导得 只有 参加反应,稳态扩散电流密度: 当完全无局外电解质时,对1-1型、z-z型电解质,电迁作用使扩散电流密度增加一倍。 当有少量局外电解质,或非z-z型电解质时,电迁作用使扩散电流密度增加。 总之:电迁作用使 正离子在阴极还原的电流密度增大; 负离子在阳极氧化的电流密度增大; 正离子在阳极的氧化电流密度减小; 负离子在阴极还原的电流密度减小。 浓差极化:当电极过程由液相传质控制时,电极所产生的极化。 一、浓差极化的规律 二、浓差极化的判别方法 浓差极化规律包括: 浓差极化方程式 极化曲线的特征 1、当反应产物生成独立相(不可溶)时 2、当反应产物可溶时 电极反应(忽略电迁移作用): 通电以前的平衡电位: 有电流通过时的电极电位: (5.34) (5.33) 电极电位可用能斯特公式表示 此时, 则通电后: 通电前: 由 得: 得 建立联系 (5.36) (5.37) (5.39) (5.38) (5.9) 浓差极化的极化值: 当 很小时,由于 则 简化为: (5.40) (5.40) (5.41) 由 作极化曲线。 直线关系 对数关系 由 作图。 可求 稳态扩散时,产物的生成速度==扩散流失速度: 即 反应前产物的初始浓度: 则 由 有 同时 (5.42) (5.43) (5.45) (5.44) 将 代入 得: (5.33) (5.46) 产物不可溶 (5.33) 当 时, 定义:半波电位 则 (5.48) (5.47) 与电极反应性质有关,与浓度无关。 由 作极化曲线。 由 作图。 截距 根据是否出现浓差极化的动力学特征判别。 特征如下: (1)出现不受电极电位影响的 。 (2) 对 或 作图时, 呈直线关系,且斜率为 。 (3) 随溶液搅拌增大而增大。 (4) 与电极表观面积有关,与真实面积无关。 1 .已知25℃时,阴极反应O+2e →R受扩散步骤控制,O和R均可溶,C0o=0.1mol/L,C0R=0,扩散层的厚度为0.01cm,O的扩散系数为1.5×10-4cm2/S。求 (1)测得jc=0.08A/cm2时,阴极电位ψc=-0.12V,该阴极过程的半波电位是多少? (2)Jc=0.2A/ cm2时,阴极电位是多少? 液相传质步骤动力学 液相传质常是电极反应的限制步骤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