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试运转自检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销研究联合试运转自检报告

贵州万海隆矿业集团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 联合试运转自检报告 (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 二0一三年一月十三日 目 录 第一章、矿井建设基本情况 - 2 - 第一节:交通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简介 - 2 - 第二节:煤矿资源赋存及储量 - 4 - 第三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8 - 第四节:设计确定的矿、土、安全工程量、投资金额, - 8 - 第五节:设计工期、开工时间、实际完成工期 - 8 - 第二章、煤矿联合试运转的基本保障 - 9 - 第一节:煤矿安全及生产管理机构的建立 - 9 - 第二节 安全生产事故制度及人员配置情况 - 10 - 第三章、煤矿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建设完成情况及自检结论 - 12 - 第一节:矿井采掘生产系统 - 12 - 第二节:矿井通风系统 - 21 - 第三节:矿井运输系统 - 25 - 第四节:矿井排水系统 - 27 - 第五节:矿井供电系统 - 30 - 第六节:矿井压风系统 - 36 - 第七节:矿井供水、防尘系统 - 37 - 第八节:矿井通信系统 - 39 - 第九节: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系统 - 39 - 第十节:矿井人员定位系统 - 44 - 第十一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 45 - 第十二节:矿井紧急避险系统 - 47 - 第十三节:矿井地面设施建设 - 48 -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48 - 第四章、系统测试一览表 - 49 - 第一章、矿井建设基本情况 第一节:交通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一、交通地理位置 水城县三岔沟煤矿位于水城县城正东,直距约27km的比德乡。矿区北有S307省道,南有S102省道及株六复线铁路,由S307道的立火至比德乡的县道在矿区西南侧经过。矿井至比德乡约1公里,经立火、滥坝到水城县里程约46公里,到滥坝火车站里程约40公里,交通较为方便。(见矿井交通位置图)。 二、地形地貌 地势总的趋势是高低,植被发育,地表季节性沟。气象及地震烈度大气降雨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矿区地表水 矿井范围内无河流,地表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地下水以裂隙弱水为主。矿区唯一的水源补给为大气降水,煤层出露较高,均高出侵蚀基准,大气降水易于排泄,煤层地板含水层无压头。本矿属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裂隙充水矿床。 拐点坐标见表。拐点编号 X坐标 Y坐标 一、煤层赋存情况 (1)含煤性 含煤岩系为龙潭组,厚度326-349m,平均厚342m,其中本矿区内可采煤层6层。可采煤层K13、K14、K15、K16、K17分布于龙潭组第二段中,K29煤层分布于龙潭组第三段中, K29煤层以下含多层不可采煤层及煤线。矿区可采煤层有K13、K14、K15、K16、K17、K29,含煤平均厚度为10.81m,含煤系数为3.16 %。 (2)可采煤层 K13煤层: 为煤矿区最上一层可采煤层,大部分为粉煤,强度低,煤层平均厚度1.55m,含夹矸0~1层,结构较简单,大部可采,属较稳定煤层。 顶板: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或细砂岩,强度较低,厚度0.3~5.60m,一般厚度5.60m。间接顶板为粉砂岩,粉砂岩为钙、泥质胶结,较坚硬,局部地段裂隙较发育,不稳定。厚度2.50~11.50m,一般厚度7.50m。 底板:直接底板为泥岩,强度低,水稳性差。厚度0.50~3.30m,一般厚度0.80m。间接底板为细砂岩、煤层,细砂岩为泥质胶结,易风化破碎。 K14煤层: 煤层平均厚度1.82 m,全区可采。含夹矸0~2层,一般0~1层,结构简单,较稳定,属全区可采煤层。 顶板:直接顶板为含线理状及透镜煤砂质泥岩,强度较低,易风化破碎,厚度一般3.00~6.00m,岩性及厚度较稳定。 底板:直接底板为0.60m左右粘土岩,软弱,易风化。间接底板为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煤层。裂隙较发育,强度小,水稳性差。 K15煤层: 煤层平均厚度2.42m,含夹矸一般0~1层,结构较简单,大部可采,属较稳定煤层。 顶板:直接顶板为0.30m左右泥岩,强度低。间接顶板为石灰岩,坚硬。有时变成砂岩类,局部地段裂隙发育,不很稳定,厚度12m左右。 底板:直接底板为0.70m左右粘土岩,强度较低,水稳性差,易风化破碎。 K16煤层: 煤层平均厚度1.97m,含夹矸1~4层,一般1~3层,结构较复杂,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 顶板:直接顶板为黑灰色泥岩,有时含量硅质,厚度0.50m左右,强度较低,水稳性差。间接顶板为含泥质或钙质粉砂岩夹菱铁岩条带,厚度8m左右,稳定性中等,抗压强度一般。 底板:直接底板为深灰色泥岩,强度较低,厚度0.20~0.80m,一般0.50m左右,含大量炭化植物根部化石。间接底板为砂岩、泥岩或煤层。砂岩为钙、泥质胶结,抗压强度一般,易风化破碎。 K17煤层: 煤层平均厚度1.42 m,全区可采。含夹矸0~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